除了劉基,這一次跟朱元璋一起去的還有兩個人,有一個劉基并不意外,因為他和自己一起是朱元璋最早帶去書店的人之一,那人自然便是朱標。
而另外一個人,劉基意外也不意外,那人正是馬皇后。
其實,馬皇后去了一趟書店以后,在回來的路上就已經跟朱元璋說了。
“重八,你以后去書店的時候都叫上我一聲,可以嗎?”
馬皇后有智鑒,好書史,拋開利益不談,就說對知識的渴望,能夠去到朱辰的書店,對她而言,是極大的幸運。
她喜歡在朱辰書店里那種自由的氛圍以及縱橫捭闔,談古論今的感覺。
然而……
她也知道,去朱辰的書店,其實并不是看書論史那么簡單,因為那里面已經摻雜了許多大明最核心的政事。
現如今大明朝廷的許多重要決策,都是在朱辰的書店里討論出來的,包括特區,科舉,鋼鐵,武器等國策。
所以,馬皇后縱然極想去,但還是要詢問朱元璋的意見。
讓她沒想到的是,朱元璋沒有猶豫便應允了下來。
事實上,朱辰的書店倒是讓朱元璋想到了朱辰之前提出的一個概念。
軍機處。
軍機處,是大明后面的清王朝新增的一個機構,這個機構在辦公場所和官員設置上都沒有正式的規定,也無品級和俸祿,就是一個看似隨意設置的機構,卻總攬軍、政大權,在權力上是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卻始終處于臨時機構的地位。
軍機處不存定制,運行高效,嚴格保密,皇帝通過軍機處,完全控制了全國的軍政大權,實現了“乾綱獨攬”的絕對君權,完全遏制了其他類似文官宦官或者外戚等的勢力集團。
現在朱辰的書店,就極類似于他大明的軍機處。
在這里,軍國大計,罔不總攬,但這里別說臨時結構了,就是機構都算不上,只是一間書店,而帶誰來,不帶誰來,都由他朱元璋決定,也就是說,除了他和朱辰,不存在固定的編制。
這些可以說是和軍機處一模一樣。
而書店比之軍機處當然也有不同,首先它不是屬于他朱元璋的,其次那里有一個真正把控全局的朱辰,最后朱辰其實是大明的一個局外人,更類似于一個觀察者。
至于馬皇后去書店的事情,其實朱元璋也都早有考慮。
歷朝歷代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后宮不干政。
但馬皇后在朱元璋眼中不一樣。
馬皇后很特殊,即使放眼整個歷史來說也很特殊,因為整個大明王朝,真正能夠勸得住說得動他朱元璋的人,馬皇后當排在第一位。
如果說朱元璋是一把刀,那么馬皇后就是能夠讓朱元璋藏住鋒芒的刀鞘。
兩人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這也是為什么在馬皇后死了之后,朱元璋這把刀的鋒芒就藏不住了,掀起了無數的腥風血雨。
所以,朱元璋決定,把馬皇后列入可以去書店中一員。
……
四個人分兩輛馬車,往棲霞行宮而去。
朱標和劉基一個車,兩人正好交流各自在薊州和松江的一些心得。
說得正投機的時候,馬車突然停了。
怎么回事?
兩人對視了一眼后,都探頭往車外望去,只見前面朱元璋的馬車也停了下來,而在他們的前方,一個高塔處,卻是人群一圈圍了一圈,人聲鼎沸,相當的熱鬧。
“去看看,怎么回事?”朱元璋讓駕車的毛驤前去看一下。
“是。”
毛驤應諾后跳下馬車,便往人群而去。
片刻之后。
毛驤就回來了:“稟皇上,是剛剛考完恩科的學子們在驗證一道試題。”
“哦?”
朱元璋一下子來了興趣:“什么試題?”
毛驤回道:“據說是皇上您出的一道試題,說是什么兩個鐵球,一個怎么樣,另一個嗯又怎么樣,還怎么樣又怎么樣掉下來……”
“好了,咱知道了。”
朱元璋一聽就明白了,抬手示意毛驤不要再說了,毛驤暗暗的擦了擦額頭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