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其實并不新鮮,至少在北宋時期,就出現了紙幣——交子,這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紙幣出現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
“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對于紙幣的歷史,朱元璋等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甚至他們都還曾用過。
因為元朝也都還在發行紙幣,紙幣在宋朝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可以說是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所以,元朝貨幣集宋代交子、會子、關子及金交鈔之大成,承襲了宋金的貨幣制度,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紙幣制度,實現了紙幣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
但是,最終卻因為元政府為了彌補財政上的虧空,濫發紙幣,加劇了通貨膨脹,物價持續上漲。
時人鄭介夫說:“金物價目貴,鈔價日賤,往年物值中統一錢者,今值中統一貫。”
然而,紙幣流通量的劇增,使通貨迅速貶值,不僅沒有解決財政困難,物價反而進一步上漲,人民生活更加艱難。
所以,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朱元璋馬皇后劉基三人,對于紙幣并沒有什么好感。
但是大明最終也還是發行了紙幣。
“洪武八年,由于缺銅,于是明朝廷頒布‘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并于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大明寶鈔。”
聽了朱辰的話,朱元璋若有所思。
果然,大明還是發行了紙幣,而且就在這幾年時間之內。
“大明朝廷推行寶鈔的態度很堅決,數次下令禁止民間以金銀為貨幣進行交易,違者治罪,在國家政治權力強制執行下,大明寶鈔的流通實際上也有過一個短暫的穩定期。”
“而且大明寶鈔的發行,在開始的時候也的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明巨大的財政壓力。”
“但是很快,大明寶鈔便分崩離析,崩塌的速度比元朝的紙幣還要快,可以說,朱元璋搞的大明寶鈔,比元朝的紙幣乃至宋朝的交子都還要失敗。”
聽到這話,幾人的目光都下意識的看向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是露出錯愕的表情。
怎么會這樣?
在宋元朝兩朝紙幣的基礎上,怎么大明做得比前面的還要差?
他在來書店之前,心里面就已經有了做紙幣的想法和規劃,在聽到朱辰講到紙幣的時候,眼神也是一下子亮了,有種心有靈犀的感覺。
沒想到朱辰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這讓他有些懵。
朱元璋看著朱辰,問道:“為什么會這么失敗?”
朱辰不語,只是拿出了手機,他說得實在有些口渴了,一邊喝口茶潤潤喉嚨,一邊點開一個叫做deepseek的軟件,問道:“大明寶鈔為什么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