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劉三吾激動而又不吝溢美之詞的話,朱元璋笑了。
朱辰給的書果然不簡單。
“那就好,抓緊時間刊發吧。”
“是!”
劉三吾拱手領命。
但他心中的疑惑始終沒有解開,皇上究竟是從哪里得來這些書的?如果說上一本《西游記》是偶然,那連續兩本就絕不可能是偶然,而且兩本書的風格截然不同,很顯然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但相同的是,兩本都是了不得的書。
上一本想象瑰麗,構筑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神魔世界,現在這一本故事曲折離奇,情感細膩,動人心弦。
可以預想得到,這本《紅樓夢》刊發之后,定然又是引起一番轟動。
既然皇上不說書本的來歷,他也就不多問了。
而且這些都不關鍵,他現在滿腦子想著的都是趕緊把書本刊發出去,讓整個大明的人都能看到這本堪稱偉大的作品……
……
處理完報刊的事情,朱元璋倒是清閑下來了。
相比于以前的起早貪黑,宵衣旰食,朱元璋現在該吃吃該睡睡,該造人造人,許多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親力親為,而是交給下面的人去做。
很多以前看起來很重要的問題,在現在的他看來,似乎都不再那么重要了。
隨著朱元璋的“偷懶”,滿朝文武也有一種感覺,他們好像被齊齊被冷落了。
百官彈劾劉基的折子如泥牛入海,沒有半點回響,這就讓他們感覺有些不對勁,有官員試圖旁敲側擊的詢問,但皇上卻好像是忘了這件事一般。
還有就是,皇上最近對好多事情似乎都不像以前那么上心了,好多折子都是掃了一眼之后,直接丟給他們處理。
最最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皇上似乎不再找他們商討最核心的軍政要事。
對于皇上在做的,要做的事情,他們好像都已不太了解。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滿朝文武漸漸的好像成了外人一般,最核心的松江特區他們不了解,規模越來越大的山西煤礦那邊他們也不了解,前段時間剛剛和占城國那邊達成買賣協議的薊州鐵冶他們還是不了解。
更不要說大明現在正在秘密制造著的遂火槍和大炮了。
原本是整個大明權力核心的朝堂,一下子仿佛被架空了,或者說被排除在了核心之外,邊緣化了,皇上現在好像真的是朝綱獨斷了。
今日早朝,皇上在朝堂上難得的提出了一個干系重大的問題,那便是大明準備要印寶鈔的問題。
銀子換成寶鈔,這可以說是事關大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對于寶鈔,許多大臣都有很多話要說。
因為前朝蒙元在印寶鈔這件事情上可以說是做了一個很不好的示范,前朝是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寶鈔的朝代,但最終卻是物價飛漲,寶鈔淪為廢紙,朝野一片哀嚎,蒙元也在瘋狂的印鈔中走向滅亡。
但不可否認的是,寶鈔同樣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最大的優勢便是成本便宜,特別是對于現在連鑄幣的銅都缺的大明而言。
所以,印寶鈔確實是大明目前較好的選擇,可是要怎么管理好寶鈔,避免出現像前朝那樣的寶鈔亂象,這就是值得大議特議的問題了。
眾大臣都是目露精光,暗暗在思考和積蓄力量,準備迎接一場唇槍舌劍,舌戰群儒,他們好像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在朝堂上侃侃而談,發表高論了,所以都是有些蠢蠢欲動。
然而還沒等他們說,朱元璋就先說了:“標兒,把紙鈔的制度給諸位臣工念念。”
“是。”
朱標應諾,隨后朗聲道:“首先,朝廷立法明確紙幣的法定貨幣地位,確保其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