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家紡織廠,王掌柜坐在賬房里,手里拿著一本賬冊,手指在算盤上飛快地撥動。
一臺機器抵二十個工人,他喃喃自語,二十臺就是四百個工人
他的手指停在了算盤上,眼睛亮了起來,一個月光工錢就能省下四百兩銀子!
他轉身對賬房先生說:去,把工頭叫來。
不一會兒,工頭老李忐忑不安地走了進來,他搓著粗糙的雙手,棉襖上沾滿了棉絮:東家,您找我?
王掌柜沒有抬頭,繼續翻著賬冊:老李啊,實話給你說吧,咱們廠已經訂了了一批新機器,下個月就到,從明天開始,廠里用不了這么多工人了。
老李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東、東家,您的意思是
裁人。
王掌柜也不啰嗦,干脆地道:留下五十個年輕力壯的,其他的都辭了吧。
可是東家……
老李的聲音有些發抖:這些人都在廠里干了幾年了,有的家里還有病人
王掌柜不耐煩地擺擺手,道:現在是什么時代了?機器時代!要那么多工人干什么?
說著,他合上賬冊:就這么定了,你去通知吧。
“這……”
老李拖著沉重的步子走出辦公室。
他知道,這個消息對工人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車間里,楊德發正在教新來的學徒小張修理織布機,廠子建立的時候他就來了,主要負責紡織機的維修,手上的老繭跟銅錢一樣。
德發哥,小張崇拜地看著他熟練的動作,您的手藝真好,我什么時候才能像您這樣啊?
楊德發笑了笑,正要說話,突然看見老李臉色難看地走了過來。
大家......老李的聲音有些哽咽,都停下手里的活,聽我說
工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圍了過來。楊德發注意到,老李的眼圈是紅的,不由得眉頭微微一皺。
廠里進了新機器,老李艱難地說,從明天開始,只留五十個人
新機器其實他們也已經聽說了。
因為有的廠已經在開始用,聽說是朝廷研發的,非常的厲害,一臺機器就能頂一二十個人,搞得這段時間都是人心惶惶的,沒想到這么快就輪到他們廠。
車間里一片死寂。
突然,一個女工哭了出來:我男人去年摔斷了腿,就指望著我這份工錢
我娘還在床上躺著,等著我買藥
我三個孩子怎么辦
楊德發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他想起家里剛出生的小兒子,想起臥病在床的老母親,想起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給人漿洗衣服
老李,他抓住工頭的手,能不能跟東家說說,廠子剛建我就在這里干了
老李搖搖頭,眼淚終于掉了下來:德發,東家說了,要年輕力壯的
楊德發松開手,踉蹌著后退了一步。他看見小張低著頭站在角落里,這個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學徒,現在卻要頂替他的位置。
所有人都是黯然神傷,卻又無可奈何……
……
第二天一早,楊德發抱著一個破舊的木箱走出工廠大門。箱子里裝著他在這里兩年多的工具,還有一張泛黃的工牌。
他回頭看了一眼,眼神中盡是不舍。
街上,他遇到了同樣被辭退的老張。老張的棉襖上打滿了補丁,手里提著一個布包,里面裝著幾個冷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