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因為來得急,所以并沒有多想,此刻朱元璋問起,他也只能腦子猛轉,沉吟片刻后道:“臣以為,首先選定欽差前往松江府,采用雷霆手段,先將情況穩定下來,其次,調查整件事情的原委,視調查的情況,該抓抓,該罰罰,如果暴動的原因是政策上的不合理,應當考慮調整相關政策,最后,將引起此次暴動的相關人等繩之于法,繼而安撫民心,平息民怨。”
朱元璋點了點頭。
如果是以往,定然是按照李善長說的去做了。
但是現在,他卻不是這么想了。
見皇上沒有說話,李善長也是連忙道:“當然,這只是臣的一面之詞,臣以為,此事干系重大,還需召集百官商議。”
然而,讓李善長再一次心驚的是,對于自己召集百官商議的這個提議,皇上竟是出現了片刻的遲疑。
如果是以前,皇上第一時間就是召集百官商議了,哪里還會等自己提議?
朱元璋沉吟片刻,終是開口道:“好吧,傳咱的旨意,京師三品以上的官員立刻到奉天殿議事。”
“臣,遵旨!”
李善長領命而去……
……
奉天殿。
百官再次聚集一堂,井然有序。
松江府的事情已經一傳十十傳百,在短時間內鬧得沸沸揚揚,在場的幾乎都已經知道了。
皇上還沒到,所有人都在低聲議論紛紛。
片刻后。
朱元璋和朱標到場,現場頓時安靜下來。
一番朝堂禮儀過后,朱元璋開口道:“諸位臣工,松江府的事想必你們已經知道了,都說說吧,有什么看法。”
很快,便有官員站了出來,正是胡惟庸。
“皇上,臣以為,此事皆因商人逐利忘義所致!松江府縱容商賈行商,那些商賈,為謀暴利,不惜以什么蒸汽機取代人力,此等奇技淫巧,奪民之業,致民之怨,實乃禍國殃民之物!更可恨者,這些商人目無王法,私自開設工坊,聚斂財富,實乃國之大患!”
他頓了頓,聲音更加激昂:“皇上,農桑乃立國之本,自古皆然。商賈之事,不過是末業。如今松江府重商輕農,致使大量農民棄田從商,長此以往,國本動搖,動亂必起啊!”
這話一出,在場的官員幾乎都是點頭。
胡惟庸這話說到他們心坎里了,其實這也是他們想要說的。
松江特區成立了兩年有余,第一年便給大明的財政帶來了重要的支撐,第二年更是直接讓連續赤字幾年的財政扭虧為盈。
這簡直可以說是奇跡。
但是,越是這樣,他們就越感到害怕。
因為隨著松江特區經濟的發展,松江特區那邊已經開始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推動土地改革和市場化,這直接威脅到地主階級的利益。
而他們則是地主階級的代表。
所以不管和胡惟庸的關系如何,此時的他們是站在同一戰線的,或者說,他們此時已然成了同一根繩上的螞蚱。
很快,便有大臣站出來,緊接著說道:“胡大人所言極是。臣近日查閱各地糧倉,發現松江府周邊州縣,糧食儲備已不足往年三成。究其原因,正是農民見商賈獲利豐厚,紛紛棄農從商。若任其發展,不出三年,江南糧倉將無糧可存!”
這話,再一次讓百官點頭。
又有大臣站出來:“諸位大人所言極是。臣近日因為公差去了一趟松江府,親眼目睹那些商人的奢靡生活。他們住華屋,穿錦衣,食山珍海味,儼然一方諸侯。更可恨者,這些商人竟敢僭越禮制,家中擺設、服飾規格,皆逾制違禁。此等行徑,若不嚴懲,何以維護朝廷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