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簡單嗎?”朱元璋眨巴著眼看著朱辰。
“其實不難……只是……”
這回輪到朱辰撓了撓頭,不過他很快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不對,是我寫的這些數字你們看不懂是嗎?”
“這是數字?”
朱元璋幾人又都是一怔。
“不錯。”
朱辰點頭,道:“這個叫阿拉伯數字,起源于印度,也就是天竺,只不過因為后來是由阿拉伯人傳向西方,因此得名。”
“其實,阿拉伯數字傳入華夏比之傳入西方更早,大約在13-14世紀,也就是在明朝的時候,但在當時并未得到及時推廣,直至20世紀初才開始在華夏使用。”
“你可不要小看了這幾個數字。”
“相較與華夏的漢字數字,阿拉伯數字具有簡潔明了,易于書寫和計算的特點,在表示大數時更為高效,且能夠進行復雜的數學運算,如加、減、乘、除等。”
“因為這些特性,使得阿拉伯數字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在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產生了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廣泛應用于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統計學等各個領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時間記錄、貨幣交易、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多個方面,加速了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朱元璋他們雖然沒有完全聽懂朱辰的話,但是他們能夠確定的是,這個簡單的數字表示很厲害。
這時,劉基道:“那大明是不是也可以引入這個阿拉伯數字?”
在他看來,現在的松江特區就很需要。
“當然可以。”
朱辰道:“引入阿拉伯數字的計數規則,剛剛在你們聽起來很費勁的賦稅計算,就可以變得很簡單。”
“其實,歷史上,華夏的數學很厲害,在代數、幾何、數論和應用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名的有勾股定理,圓周率,九章算術,天元術,四元術等等,這些成果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都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所以,如果大明能夠推廣阿拉伯數字,并重視鼓勵數學的發展,還可以讓華夏的數學更上一層樓。”
朱元璋皺眉了:“可是我們該如何弄懂這阿拉伯數字的計數規則呢?”
“你們等等。”
說著,朱辰起身走向書架。
幾人知道,朱辰這是又去找書了。
果不其然,不一會,朱辰便拿了幾本書回來,遞到朱元璋的手上。
朱元璋接過來一看,帶著幾分驚疑道:“一年級數學?二年級數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