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見過父皇!”
“起來吧。”
朱元璋看著不知道什么時候躥得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朱棣,不禁有些感慨,自己是有段時間沒有關心自家老四了。
老四這孩子打小就讓人省心,現在更是愈發的沉穩有度。
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朱元璋心中暗嘆。
如果不是知道原來的歷史軌跡,誰又能想到,這位才是日后的帝王啊。
可是知道了原來的歷史軌跡以后,這么一看,老四還的確就是除了朱標以外的皇位最佳人選,甚至可以說,兩人的行事作風不同,各有優劣。
朱標溫潤平和,仁慈寬厚,是難得的守成之君,而朱棣則更像創立大明時期的自己,文韜武略,雄心勃勃,是難得的開拓之君。
共同的是,兩人都對軍政感興趣,不去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朱元璋自問,自己的這兩個兒子,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是優秀的繼承人。
但是……
奈何既生瑜何生亮?
朱元璋看著朱棣的眼神有幾分復雜。
“老四,之前咱給你的地圖都看了嗎?”
“兒臣認真的看了。”
朱棣回了一句后,想了想,還是問道:“這地圖如此之詳盡,父皇究竟從何而得來?”
“這個你先不用管。”
朱元璋擺了擺手,反問道:“看了什么感受?”
其實之前朱元璋已經問過一次了,不過朱棣還是認真的回道:“感覺世界好大。”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去把地圖拿來。”
“好。”
朱棣片刻后便將世界地圖拿了過來。
朱元璋指著上面的一處地方,問向朱棣:“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天竺。”
朱棣不假思索的回答。
事實上,他真的有在認真的看地圖,這張世界地圖他看了不下百遍,倒也不是為了應付朱元璋,而是他真的感興趣。
他從小就對軍事地圖這類的東西感興趣,可那些地圖都很粗糙。
朱元璋給他的這張世界地圖是他見過最詳盡的地圖,而且地圖上的信息太多了,足夠他研究很長時間。
而且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就愈發發現里面有意思的東西。
比如,這個世界似乎是圓的。
天圓地方,這一直都是人們最直觀的感受,可是他在看整張地圖的時候,卻有種這個世界是圓的感覺。
不過現在朱元璋并不是要說這個。
“還記得咱跟你說的殖民嗎?”
“記得。”
朱棣點頭。
有一次去松江特區巡視,朱元璋在回來的路上就給他們幾位皇子講了王朝國祚、歷史演變、社會形態等諸多新奇的知識。
隨后每年巡視,朱元璋都會陸陸續續的給他們講那些他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其中有一個讓朱棣印象深刻的知識點,那便是殖民。
殖民不同于前蒙元的窮兵黷武,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破壞性侵略,而是掠奪資源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