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這么大?
朱棣被朱元璋這一口茶水一下子給噴懵了。
說實話,他也只是隨口一問。
朱辰跟他說,什么問題都可以問,可越是這樣沒有限制,他一時之間就越不知道問什么。
特別是朱元璋和徐達還在這里,所以他也就隨口問了一下關于自己的問題。
人最想知道關于自己的事情是什么?無非是自己的未來,又或者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也是歷代帝皇為什么熱衷于卜卦問仙以及安插眼線的原因。
而手中的這個東西,在朱棣眼里就是“仙器”,他當然想看一看,“仙器”眼中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
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只是,他怎么都沒有想到,他的父皇竟有如此之大的反應。
我……
究竟是哪里錯了?
可是還沒等朱棣有所反應,他手中的“仙器”就已經響了,以一個沒有感情的聲音的說道: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在位二十二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通過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是中國歷史上極具爭議又功績顯赫的帝王。】
【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下面通過多個方面分析他的復雜形象。】
【首先,他是權力斗爭中的梟雄。】
【靖難之役中,他以藩王身份起兵反抗建文帝,以“清君側”為名攻入南京,實際推翻合法政權。過程中手段殘酷,如誅殺方孝孺十族,展現了其政治斗爭的冷酷。】
【朱棣即位后系統性清除建文舊臣,設立東廠加強特務統治,同時遷都北京以擺脫南京舊勢力,凸顯其深諳權術。】
【其次,他是文治武功的開拓者。】
【軍事擴張:朱棣五次親征漠北打擊蒙古殘余勢力,鞏固北部邊防;收復安南;東北設立奴爾干都司,西南改土歸流,擴張疆域的同時也消耗國力。】
【鄭和下西洋:派遣艦隊七次遠航,最遠達東非,宣揚國威并建立朝貢體系,雖未持續卻成為古代航海巔峰。】
【文化工程:編修《永樂大典》,推動儒家經典整理,彰顯文化野心。】
【其三,他擁有著矛盾的政治性格。】
【殘暴與懷柔并存:對政敵極端殘忍,但對百姓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如減免賦稅、興修水利),永樂時期人口達六千六百多萬,經濟恢復。】
【集權與改革同步:繼承朱元璋的制度,廢除丞相,首創內閣雛形,強化皇權;卻也能任用解縉、夏原吉等能臣。】
【其四,歷史評價的兩極化……】
噗通!
“仙器”的話還沒有講完,朱棣已經噗通一聲跪在了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面前。
“父皇,母后,天地可鑒,兒臣……兒臣從未有過造反之心啊!”
朱棣言辭懇切,眼中含淚。
縱使他年少老成,沉穩有度,此刻也坐不住了。
他怎么想,都不可能會想得到,他只是隨口問了一句“仙器”他怎么樣,“仙器”就直接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造反?
這個“仙器”竟然說他造反!
我@#¥%……
你……你怎么憑空污人清白……
朱棣直接想罵人。
造反的罪名有多重?重到足以壓垮除了皇上以外的所有人,就算是太子也不行!
更何況是身為老四的他?
這個罪名足以讓他身陷囹圄,乃至被誅殺。
此刻,朱棣如遭當頭一棒,打得他暈暈乎乎,腦袋里嗡嗡作響。
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這個“仙器”究竟是什么東西?
明成祖朱棣真的是他?
那現在的燕王朱棣又是誰?
朱棣腦袋中全部都是問號,只想仰天發問,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