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朱棣便像是忘掉了書店的發生過的事情一樣,充滿熱情和干勁的投入到船廠的建設之中,甚至比之前更賣力了。
從朱辰書店那里得到了相關問題的答案以后,朱棣便組織相關的工匠進行研究。
果不其然。
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有人有錢有技術,船廠的建設正式進入高峰期,而朱棣也忙得不亦樂乎。
相比于以前的清閑,他似乎很享受現在的忙碌。
朱棣是一個閑不住的主。
徐達看在眼里,感覺讓他出海,好像還真不是什么壞事。
船廠這邊的建設愈發的順利,而另外一邊,就不是那么順利了。
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在淮西一帶試行成功后,朱元璋便嘗試著開始在南直隸、江浙一帶進行推廣。
然而,即便朱元璋有了心理準備,一切都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困難。
因為,這些政策真正觸動了士紳階層的既得利益,尤其是江浙作為科舉大省,士紳勢力強大。
有了淮西推行成功的案例后,吳伯宗郭翀賈敏三人仍舊作為巡撫,推行范圍擴大到南直隸、江浙一帶。
他們以嚴厲手段推行新政,要求全部的士紳按照朝廷規定納稅,嚴查士紳逃稅行為,并強制他們服徭役,令士紳與平民一同參與長江堤防工程,這瞬間引發了整個士紳階層的強烈不滿。
但因為皇上在淮西一帶的強勢手段,直接一把便將江夏侯給擼掉,嚇得李善長六十多歲了還親自頂著風雨到筑堤現場筑堤。
所以,士紳們可不傻,這個時候做出頭鳥,鐵定被朱元璋給打掉。
不過,他們也不會坐以待斃。
他們找到了一桿槍,而這桿槍便是地方生員,也就秀才。
秀才是一個民間俗稱,就是那些想要通過讀書這條渠道進入仕途的讀書人,他們當中有世家子弟,也有貧寒學子。
但相同的是,只要考上了秀才,他們就都擁有“士子免役”的特權。
可以說,新政對他們的影響,甚至比地主鄉紳的還要大,就好比地主鄉紳有一萬塊錢,拿他一百,雖然心痛,但也還能承受,而秀才們只有一百,你要拿他五十,他肯定更加難以接受。
所以,本來秀才們就認為此舉侮辱他們身份,且違背傳統“士子免役”的特權,已經有了不少的抗議之聲。
這個時候,地主鄉紳們只要稍微的煽風點火,這把火一下子就燒起來了。
洪武七年五月,浙江舉行科舉院試時,慶元府的生員王瑚、范遜等人帶頭煽動,聯合數百名生員集體罷考,拒絕入場應試。
考場亂做一團,科舉院試被迫取消。
同時,罷考者還向朝廷遞交訴狀,指控吳伯宗郭翀賈敏三人:“出身士子,卻數典忘宗,酷虐士子,違背祖制”。
一時之間,生員罷考一事在整個南直隸和江浙,鬧得沸沸揚揚,愈演愈烈……
“學子們除了取締新政的訴求外,還有一個訴求,那便是罷免吳伯宗郭翀賈敏三人。”
御書房內,禮部尚書錢用壬匯報完畢,暗暗的看了一眼御座上的朱元璋。
只見朱元璋嘴角微微抽動,沉默片刻后,只說了兩個字。
“刁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