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改革的事情,基本上就是這樣塵埃落定。
而改革之后的第一次全面征稅,也于洪武七年入冬前在全國范圍內展開……
……
另外一邊,龍江的寶船廠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有錢有人有技術,朝廷重視,燕王用心,又有徐達輔佐,龍江寶船廠現在就只缺時間,只要再給它一些時間,裝備火炮的改良版寶船定然能夠生產出來。
只要寶船下水,也就意味著具備了出海的最根本條件。
不過在此之前,朱元璋還需要考慮出海的班底,而這個班底其實朱辰在過來大明的時候給他推薦過人選,這些人選出乎朱元璋的意料,不過卻很很合他的心意。
“你就是姚廣孝?”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個身材高大的中年黑衣僧人。
“貧僧見過皇上!”
姚廣孝行禮,回道:“姚廣孝是貧僧俗世之名,貧僧現已出家,法號道衍。”
朱元璋點了點頭,上下打量著姚廣孝。
“你還真是個奇特的僧人!”
朱元璋突然的一句話,讓姚廣孝心中一凜。
他十四歲出家,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術數,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寺廟里念經讀書,皇上突然找到他,他本來就已經很疑惑加忐忑了。
現在皇上又說他是個奇特的僧人?這是何意啊?
姚廣孝是個心思玲瓏的人,但現在任憑他心思玲瓏,也是一臉懵逼。
“三角眼,如同病虎一般,天性使然,嗜好殺戮,雖出家為僧,卻是個很有手段和野心的人。”
???
聽了朱元璋對他外貌的評價,姚廣孝一顆光頭上更是掛滿了問號。
這就是他奇特的原因?
不過說句心里話,他還真是一個不甘于每天吃齋念佛的僧人,而且他出家為僧,并不是因為貧困或信仰,而是出于政治抱負與元朝對漢人的壓制,從而選擇以僧人身份,以作為實現仕途的途徑。
姚廣孝出身于醫學世家,但他對醫學并不感興趣,反而自幼熱衷權謀兵法。
不過元末漢人社會地位低下,科舉入仕困難,而元朝重視佛教,作為僧人反而有更多機會接觸權力核心。
于是,姚廣孝便欲效仿元初名僧劉秉忠,希望通過特殊身份參與朝政,實現功業。
所以,姚廣孝的出家是亂世中漢人精英的曲線策略,兼具時代壓迫與個人野心的雙重驅動。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姚廣孝在至正八年出家當了和尚,還沒等他用僧人的身份嶄露頭角,接近權力的中心,朱元璋便推翻了蒙元,創立了一個新的漢人王朝。
姚廣孝雖然受挫,但卻沒有被打垮,反而積極運營,積累名聲,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得到新皇的召喚。
沒想到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的突然,甚至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而皇上的話,更是讓他丈二摸不著頭腦。
他感覺,皇上已經洞悉了他內心最深處的想法,這讓一向沉著冷靜的他竟是有些心慌,
皇上這是感應到什么,要除掉他嗎?
然而,皇上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眼中忍不住精光大盛。
“咱想讓你輔佐燕王,你看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