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公不僅給朱棣他們在此經商的權利,還特地讓小兒子奧利波特給朱棣他們安排住處。
朱棣他們離去后,大兒子奧利特利有些不滿的對老王公道:“父王,干嘛對他們那么客氣?他們指不定是懷著什么目的而來。”
老王公聞言笑笑,道:“稍安勿躁,大明是一個強大的國度,雖然他們離我們有些遙遠,但還是不要得罪他們的好。”
“再者,這可是大明的四皇子啊,他要是留在我們這里,豈不是相當于質子?說不定什么時候咱們能夠用得上,如果他們真的圖謀不軌,再除掉也不遲。”
“可是……”奧利特利還想說什么。
老王公擺了擺手:“放心吧,他們不過幾百人而已,能翻起什么風浪?”
這話一出,奧利特利也是點頭。
確實是自己多慮了。
對方不過幾百人而已,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慌些什么東西。
事實上,他們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放了一頭猛獸進來,不過就算他們不放,這頭猛獸也會硬闖進來……
……
另外一邊,小兒子奧利波特倒是盡心盡力的安排朱棣他們住處。
他將自己的一處莊園給朱棣安頓。
莊園雖然位于城郊,但是很大,安排朱棣帶來的幾百號人綽綽有余,朱棣對此地也是相當的滿意。
安頓下來后,朱棣他們自然不會閑著,他們來這里可不是度假的。
率先行動的是商賈們。
這些商賈都是松江特區那邊來的,他們知道松江特區是怎么發展起來的,也知道當時松江特區的商賈們是如何賺錢的。
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將松江特區的那一套往這里套上去。
首先是建立紡織工廠。
而建立紡織工廠的先決條件便是改良后的紡紗機和織布機,因為這兩個東西可以大大的提高紡紗和織布的效率,這便給工廠提供了獲得利潤的空間。
有了工廠,接下來便是招募工人。
印度這個地方,等級森嚴,底層百姓的生活不可謂不艱難,更多的是自給自足的一個生存狀態。
所以,這里充斥著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
大明的商賈們已經開出了一個感覺是相當低的工價了,但是來應聘的工人仍舊是趨之若鶩。
工廠很快便順利運轉起來。
而隨著工廠的運轉,一匹匹嶄新的棉布也隨之被生產出來。
印度可以說是棉布的故鄉,華夏的棉花就是從這里傳過去的。
在這里,有著數百上千萬的棉紡織業從業者,他們或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手工作坊,或是自給自足的男耕女織小農家庭。
所以,這里并不缺棉布。
但是,當大明商賈們生產出來的棉布進入市場后,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這個棉布價格低了太多,不說和市面上的相比了,就是和自己購買棉花或者紡紗回來加工成為棉布都要便宜上一些。
這你受得了嗎?
絕大多數人都受不了,市場的反應則給出更直觀的感受。
當這些低廉的棉布進入市場以后,迅速掀起了搶購的熱潮,門庭若市,而其他的棉布行則是門可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