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棣一起回來的一共有三艘高大的寶船,起初,后面跟著的這三艘寶船都用桐油刷過的防水布蓋著,看不出里面裝著的是什么東西。
現在,這些防雨布被掀開了,一瞬間,現場的所有文武百官全部都驚掉了下巴。
因為第一艘寶船的船艙里,竟是滿滿的一船白銀。
整整齊齊碼放,一眼望去白瑩瑩一片。
一整艘寶船的白銀啊,這得是多少銀子啊?
滿朝文武腦袋都有些宕機了,他們怎么想也都沒有想到,白銀竟然以寶船為單位,而且還是燕王從貧瘠的海外帶回來的?
緊接著第二艘寶船,同樣令所有人大跌眼鏡。
第二艘寶船里裝的滿滿都是寶物,各式各樣的都有,有黃金制品,有珠寶玉石,有象牙琺瑯,名貴木材,精美的工藝品等等,各類奇珍異寶,琳瑯滿目
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第二艘船上的許多寶物正泛著道道炫目的火彩,讓人眼花繚亂。
許多大臣都不禁有些恍惚。
這第二艘船恐怕比第一艘船還要值錢吧?
經過了前面兩艘寶船的震撼,到了第三艘寶船這里,看起來就相對平淡一些,而且有些大臣在防水布沒有掀開之前就已經猜到了大概。
因為第三艘寶船里裝的是滿滿的一船香料。
防水布還沒有掀開之前,很多人都已經聞到那一股味道了。
香料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黃帝神農氏時代,早有采集樹皮、草根作為醫藥用品來驅疫避穢,華夏在夏、商、周三代前就開始了對香料的使用。
而印度也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國家。
在這個時候,香料都是權貴專屬的奢侈品,普通人家一般都是用不起的。
可別小看了這香料,香料在華夏古代的價值遠不止于飲食調味,而是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醫療、外交等多個層面,成為影響社會運行的重要物資。
漢代就有椒房殿,乃是皇后居所,以花椒和泥涂墻,象征尊貴與多子。
唐代宰相元載被抄家時,搜出胡椒八百石,相當于當時長安城數年的進口量,可見其作為財富儲備的功能。
宋代泉州港的香料貿易占海關稅收的30%以上,乳香、龍腦等香料甚至被用作貨幣等價物。
沒想到燕王出海,竟還搞了一整個寶船的香料回來。
而且聞著這個香味,這些都是頂級的香料啊,有些香料在國內是沒有的,但在燕王這里卻是很齊全。
銀子,寶物,香料。
三艘寶船的物資,將跟著朱元璋前來迎接燕王的諸位文武大臣,都是驚得目瞪口呆。
“這……這也太多了吧?”
“不都說海外貧瘠嗎?怎么燕王才出去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帶了這么多財富回來?”
“這三艘船恐怕都頂得上大明以前半年的稅收了吧?”
“燕王出海究竟經歷了什么?”
“不管怎么說,燕王這次是立大功了!”
滿朝文武震驚之余,竊竊私語,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