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往前發展,封建王朝后的任一社會形態,都不會存在家族世襲的統治形式。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何止笑容凝固,簡直是如遭雷擊,整個腦袋都在嗡嗡作響。
在他的固有印象里,大明是他一手創立的,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自然是創立王朝那個人的家族一直世襲下去,直到改朝換代。
而且,大明是他完成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偉業以后,順應天命創立的,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來得干凈,來得名正言順。
這不應該是老朱家的人一直繼承皇位,統治下去嗎?
難道說,要讓他將大明拱手讓人?
這怎么可能!
這跟要了他的命根子一樣難受。
朱元璋面色很快沉了下來,而且陰沉得嚇人,仿佛要滴出水來。
而一旁的馬皇后和朱標,也都是露出難以接受的神色。
即便是劉基,同樣似乎震驚不已。
“還記得我以前說過的話嗎,只要是世襲的皇位,就不可能保證代代都是明君,這已經是被歷史反復證明了的事情。”
“所以,只要出現一名昏君,前面所做的努力可能全部都要白費,就像你為大明苦心積慮布下的‘藩王戍邊’防線一樣,只是到了下一代帝王,便已經被破壞殆盡。”
“更不要說大明現在施行的一系列政策,誰又能保證下一代帝王會怎么樣呢?是繼承?發揚?還是破壞?就算能保證下一代,誰又能保證下下一代呢?”
“甚至說,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的帝皇是誰,你都不能保證!”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持續的沉默。
如果沒有看過《明史》,朱元璋是怎么也想不到他最看好的繼承人朱標連皇位都沒有登上便英年早逝,更想不到,燕王竟以藩王的身份造反成功,最終登上帝位。
所以,朱辰說得一點都沒有錯。
你連是日后的帝王是誰都不能保證,又如何保證他是明君或者昏君呢?
話雖這么說,但是你說讓他拱手將大明讓給他人,朱元璋覺得除非自己瘋了,否則他不可能會這樣做。
到了現在,馬皇后和朱標都已經不敢再說話,更別說劉基了,現在隨便一句話都有可能觸怒到朱元璋。
所以,他們這三人也只有傾聽的份。
沉默了許久。
朱元璋終于緩緩開口,聲音竟是有些沙啞:“在未來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朱辰回道:“在我現在所處的這個社會,因為歷史不同,政體不同等等諸多原因,各個國家的治理制度其實并不盡相同。”
“但是在大多數國家里,一個國家的元首,其實已經成了一個職位,和你們熟悉的宰相,尚書一樣,只不過他不是由皇帝或者什么人任命,而是由選舉產生。”
“選舉?”
這話聽得朱元璋一怔。
這是他想不到的,初聽震驚,但仔細一想,好像又很合理,既然是要領導大家的,那就由大家選出來。
朱辰點頭:“元首不僅由選舉產生,而且是有任期的……”
朱辰將他目前所在世界的各國各地區的體制機制簡單的說了一下,有總統制,內閣制,半總統制,議會制,委員制等。
“相較于世襲制度,選舉制度更加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而且擇優選拔,避免了世襲制中常出現的昏庸君主,同時權力更替有序,順應民意,適應社會變化,確保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朱辰的話說完,朱元璋再一次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