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支溜出來的騎兵部隊北上,對整個戰場產生了一種蝴蝶效應,完全打亂了大匈的計劃部署,將對手一步步拖入了泥潭之中。
如今的交戰雙方,大匈已經是過了兵鋒熾盛的那段時期,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已經沒有了初始的鋒芒。而南邊又漸漸穩住了陣腳,開始組織反撲。
戰場局面又陷入一種膠著狀態。
如今,大匈不甘心,大越也挺窩氣。雖然誰都輕易占不到誰的便宜,但雙方都要掙點臉面,誰也沒說干脆就此不打了...
雙方就此僵持著,干耗著,直到這支大越騎兵部隊返程,并再次出現在邊境線上。
雙方都似有默契,也許等到這支騎兵部隊回來,就是各自收兵的契機...
————————————
裴秀領著鎮南軍,一路將許青白的騎兵部隊送到邊境。
眼看前頭不遠就要過境了,裴秀終于松了一口氣。
他心情大好之下,忍不住請出那尊小佛,先是端端正正地擺放好,隨后又行大禮,嘴里麻溜念叨道:“感謝佛主顯靈...”
他身邊的幾個親信對此早已見怪不怪。
這十多天來,他們這位裴將軍,拜佛那叫一個殷勤...
全套儀式下來,裴秀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這段時間來,沒有白耽擱閑功夫,他對著其中一個親信吩咐道:“做好接收俘虜...啊呸,做好迎駕的準備...”
那名親信點點頭,笑稱早已準備妥當。
正尋思著回頭再從那大寺經過,一定要進去還愿的裴秀,無意間問了一嘴:“邊境線上,我方是誰在負責交接啊?”
那名親信順口應答道:“前邊傳來消息,聽說是安排的安陽王在那邊等著...”
“你說什么?”
那名親信不明就理,又重復了一遍:“是安陽王領著兩萬步兵在那邊候著,一應準備妥當,就等著交人放行了...”
如聞噩耗的裴秀,仿佛被雷劈了一般,痛心疾呼:“大事不妙...”
他再也不顧上還低眉坐在地上的小金佛,跳將起來,飛身上馬,大呼道:“快,全軍集結,急行軍,做好戰斗準備,火速向邊境靠攏!”
......
————————————
早在裴秀發覺“大事不妙”之前,這邊,當許青白聽說敵人負責交接之人是那位安陽王,他眼角一挑,臉上露出耐人尋味的表情...
等到交接的時候,
許青白終于是見到了這位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的安陽王。
五十多歲的年紀,長得肥頭大耳、富富態態,行走間,腆著個大肚子,就如同一位富商巨賈...
長得倒是慈眉善目,挺面善!
許青白盯著安陽王看了半天,又轉頭瞧了瞧自己身邊,眼下又又又被綁上的慕容彩鳳,小聲問道:“你這叔叔跟侄女,長得可一點兒都不像啊!”
慕容彩鳳沒什么好臉色,白了許青白一眼。
她的身上揣了一封許青白硬塞給她的密信,而眼神一如既往的幽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