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幾個青壯派慷慨激昂了一番后,又有老成一派的軍官站出來,分析局勢、痛陳利弊:
“眼下大軍宜靜不宜動,不妨先靜觀其變,再做下一步打算…”
“對滴對滴,如今這里儼然是一道銅墻鐵壁,就算有敵人找上門來也不怕!我軍準備充足,守備嚴密,絕對有正面拒敵的能力!”
“主動下山去尋找戰果,來回奔波,倒不如在此站穩腳跟,以逸待勞,教敵人來多少滅多少,有來無回…”
先前開口,主張下山一戰的一名軍官,見持不同意見的聲音越來越多,趕緊反駁道:“如何以逸待勞?如果敵人一直圍而不攻,那我們豈不是會被長久隔絕在戰場之外?”
這名說要以逸待勞的軍官爭辯道:“王莽山地處敵人側翼位置,咱們只要扎根在這里一天,就會讓敵人如鯁在喉!如今雖然已經暴露了位置,但恰恰因為這個,反倒可以牽制住不少敵人的有生力量,緩解邊境上的壓力。”
“你就不覺得窩囊嗎?等大戰過后,清點戰果,唯有咱們崔嵬軍顆粒無收,唯一的功勞,竟是避戰不出,硬生生耗出來一個牽制敵人、拉扯戰場有功?”對面不屑問道。
又有老成派軍官據理力爭道:“我軍如果存心要下山,這個節骨眼上,敵人定然還沒來得及調集足夠的部隊過來,再加上我們崔嵬軍個個都不是吃素的,下山不難!”
“只不過…”這人話鋒一轉,接著說道:“如此一來,牽一發而動全身,咱們可就把敵人都統統引到那邊去了…”
……
帳內心,兩派人爭執不下,短期內誰也說服不了誰,一時間,喧囂塵上。
許青白微微側頭,問身旁的唐嗣業道:“唐將軍,可有高見?”
唐嗣業見主將征求自己的意見,不敢怠慢,鄭重回道:
“崔嵬軍此行的任務,是如同楔子一般,死死定在這里,等到戰事后期,再暴起發力!如今爭議的焦點在于暴露之后,是仍按原計劃繼續堅守,還是說就此借機下山,正好填填饑腸轆轆的肚子…”
許青白認真聽著,唐嗣業總結得不錯,接下來,應該便會說到他自己的主見了。
果然,唐嗣業頓了頓,繼續說道:
“眼下敵情不明,甚至我軍是否暴露也只是推斷和猜測,如果盲目下山,兩眼一抹黑,不利于作戰!縱然大家自恃能夠以一當五、以一當十,但純粹與敵人展開消耗戰,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初衷。在沒有達成重要軍事目的、不能左右戰場走勢的前提下,我們出現的任何傷亡,都并不劃算!”
說到最后,唐嗣業又道:“咱們是好鋼,還須用在刀刃上!”
既是一起商量,許青白自然聽得進去不同的意見,他認真傾聽,一一權衡利弊,暫時不作評論。
等大家都發表完自己的意見后,身為主將的他,自然不能議而不決,何去何從,還需他這個主心骨拿個主意。
其實,許青白先前更傾向于下山,留在這里坐以待斃,肯定不是上策。不過,他在聽到唐嗣業的告誡之后,又有些動搖。誠如唐嗣業所言,如今軍情不明,盲目下山,大軍何往?
現在的情況是,留有留的弊端,走有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