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人群一點也不為過,大概有二十幾號人站在院中,最里側的廳內有十張紫檀雕花古椅,上面坐著幾位年長的老人,有男有女,而廳前,則是中年人站著三五成群聊著天,往往是由一人陪同三、四個人,宋盞猜測那一人應該是江家人,陪同的是來參加壽宴的客人。
而再離宋盞三人近一些,則是和宋盞年紀相仿的年輕人,甚至更小一些,七八歲的孩子也有,這些有的是江家的小輩,有的是親朋好友的孩子,小孩子不算多,原因嘛,也許是時間未到壽宴正點,也許并不是誰都有資格前來祝壽。
宋盞頗有些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他又仔細看了周圍的雕梁畫棟,發覺除了嶺南園林風格外,又混搭有徽派園林風格,融合得還很不錯,窗欞窗紙俱全,讓他一下子想到宅門上的匾額。
宋盞默默感嘆:原來徽嶺別苑的徽嶺,是這個意思。
“媽,我把宋盞哥哥帶過來了。”江云珊一眼就看到了正和客人聊天的老媽,立刻跑過去說道。
江云珊的媽媽董驕倩和客人說完話,走到宋盞和黃鶴鳴面前,她打量著宋盞,語氣溫和道:“你就是小宋吧?老聽杪杪提起你,果然一表人才。”
宋盞知道這就是關心江云杪的小嬸,立刻說道:“小嬸好。”
宋盞這是東北的打招呼方式,他也不太懂廣府人的見面習俗,董驕倩點頭道:“你好,還帶著東西過來?”
宋盞趕緊遞上去,說道:“我來廣府之前去了一趟余杭,帶了一些特產,也不知道能趕上爺爺的壽宴,只得拿了一些來,見笑了。”
董驕倩也不在意,只是笑道:“多懂事的孩子,爺爺知道會很開心的。”
“現在前廳亂著呢,爺爺和奶奶還在后屋喝茶,杪杪也在,你也過去吧。”
“鶴鳴,給小宋帶帶路,今天招待小宋的任務,可交給你了。”
“放心吧表嬸。”黃鶴鳴顯然也很怕董驕倩,仿佛腳下生火,一刻不多待,拉著宋盞就走。
兩人穿過側門,來到后屋的茶廳,宋盞以為又會和前廳一樣人很多,但進門后才發現,只有不到五個人。
五人中有三老一中一少,三老里,有二老坐在正中間的主位,其中老爺爺年紀至少八十歲,頭發稀疏,穿著暗紅色的唐裝,拄著拐杖,但腰卻筆直,眼睛也很亮,聽著旁人說話不停點頭,偶爾笑一笑又不怒自威。
旁邊的老奶奶則看上去年輕不少,也就六十多歲的樣子,頭發染黑,扎得很齊,并佩戴著金飾,穿著暗綠色的旗袍,坐姿很優雅,戴著眼鏡,分外健談,看上去年輕時必是大家閨秀。
坐在客位的一老一中,老的穿著深藍色的中山裝,坐在椅子上夾著煙說話,一條腿伸直,一條腿收著,似乎腿上受過暗傷。
而中年人則要儒雅得多,手里擺弄展示著一塊木料,高談闊論聊個不停。
至于江云杪,則規矩地在主客位之間來回走,提著茶壺給大人們添水,雖也微笑地聽著,實則百無聊賴,直到看到黃鶴鳴領著宋盞來了,這才眼前一亮,來了精神。
“你來了。”江云杪說道。
宋盞進來后,屋內的五道目光齊齊向他投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