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松怪石,花海清泉,還有廊亭別院,尤其是其中的融合部分,吸收徽派和嶺南園林不同的優點,形成獨特的美感,真好啊!”
宋盞一夸園林,江云杪奶奶就高興了,笑得合不攏嘴,江云杪偷偷豎起大拇指,宋盞不明其理,黃鶴鳴則偷偷說道:“宋兄,你這馬屁拍對了,整個園林都是姑奶奶設計料理的,她最喜歡園林古木料子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
宋盞明白了,怪不得對面的儒雅中年人剛才展示著手里的木料說個不停,原來是投其所好。
“聽上去小宋你還挺懂這些的,有研究過么?”江云杪奶奶問道。
宋盞傻了,感覺江云杪奶奶要考自己,這可怎么辦?
宋盞向江云杪投去目光求助:我說有,還是沒有啊?
江云杪笑道:“你看我做什么,你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我勸你老實一點,這里可都是行家,朱叔叔是閩南著名的鑒寶節目主持人,奶奶更是西關有名的紫檀收藏家,說錯可丟人呦!”
江云杪一說,大家都樂了。
她這表面上是在挪瑜宋盞,實際上是告訴他不懂就別亂說,如果懂,那就往奶奶喜歡的地方說一點,比如紫檀。
宋盞哪懂這些,搜腸刮肚,也只能想起來前世采訪國內女首富的一些記憶,那位女首富極喜歡收集古董家具,當時對他們這些小媒體人科普了不少東西。
宋盞摸了摸正坐著的紫檀座椅,說道:“我哪敢亂說啊,這些老物件要研究總要見過,我家最好的沙發都掉皮了,梨花木和紫檀木我都分不清,可不敢亂說。”
宋盞說到這,江云杪奶奶和儒雅中年人,即江云杪口中的朱叔叔,也只是喝了口茶水沒說什么,畢竟現在年輕人不懂這些也正常。
但誰知宋盞還是不知深淺地講了兩句:“不過我聽說紫檀里以小葉紫檀最珍貴,主要生長于印度,在古印度是圣樹,據說佛祖釋迦摩尼就是用紫檀木來火化。后來紫檀又被稱作帝王之木,自唐至清,每一代帝王都愛紫檀,據說忽必烈就死在自己建的紫檀殿里,而武則天,更是將自己最喜歡的鸚鵡用紫檀木做棺材厚葬。”
宋盞說著這些奇聞趣事,也不過是拾人牙慧,但在場眾人都聽得有滋有味,江云杪問道:“葬鸚鵡么?真的假的?你可別瞎編,我們能聽出來?”
朱叔叔解圍道:“這個小伙子說得很對,確實有這么一回事,杪杪,你可不能冤枉他了。”
江云杪瞥了宋盞一眼,說道:“有朱叔叔替你撐腰,就相信你吧。”
江云杪奶奶哈哈笑道:“小宋謙虛,懂得還不少,你剛說的小葉紫檀,這就有一塊,是你朱叔叔帶過來的,大家一起看看吧。”
朱叔叔將手里剛才展示的木料又拿出來,這是一塊5a金星癭子小葉紫檀,形態如同一本書頁,遠看上去是一塊完整的木料,近看實際上上面卻是雕刻的《金剛經》小字,使用草書,字跡狂放。雕刻雖入木三分,清晰異常,卻摸上去格外順手,并無滯澀感。
一般紫檀木很少有佛經書頁的款式,又這般工藝高超,宋盞不知道它的價格,但想必價格不菲。
經過宋盞這么一提,大家也就著紫檀木聊起來,江云杪奶奶沉浸其久,給眾人科普了很多相關的歷史知識。
宋盞感嘆道:“奶奶是真正的收藏家,我想紫檀木這些老物件,價值幾何另算,但其包含的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而將它們完好的保存下來,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沒辦法,聊到這一步,宋盞前世作為編輯的職業病犯了,不受控制地開始“上價值”。
這個時代“上價值”還沒有被大家那么抵觸,在場眾人又都和體制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宋盞的話還是很溫暖人心的。
江云杪奶奶露出欣慰的笑容,而江云杪本人,更是在給宋盞添茶時偷偷扣了一下宋盞的手心。
好像在說:哥哥,表現不錯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