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的這番話,算是說到易學習的心坎里了,老實說他并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不敢擔責任的干部,相反他非常了解金山縣的情況。
他的老婆就是當地人,炒得那是一手好茶,而且他十分清楚整個金山縣就是傳統的山區經濟,想要發展起來,單靠本土的這些當地人,以及本地企業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他也明白修路的重要性,主要是修路的這個錢比較麻煩,目前不是縣財政可以承擔的,另外問當地群眾伸手要捐助,攤派集資,是冒著巨大的風險的。
故而他再次開口道:“李縣長,我懂你的意思,我就是怕...........”
還沒等易學習把話說完,李達康就作出了回應,
“怕?怕那就啥都別做了,直接擺爛。
我今天就要你易書記給我一個準信,支持還是反對,你如果不想修路那也沒事,我反正就在這里混個4年就跑,反正你也知道我背后有趙副省長背書,我跟你可不一樣。”
聽到李達康這番半威脅的論調,易學習在思考了一番后,最后作出了妥協,
“行吧,李縣長,就按照你的意思來吧。”
李達康見易學習同意了,整個人面色一喜,
“好,易書記,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后悔今天這個決定的。”
說完這些話后,李達康就離開了,次日經過縣委常委會議表決,全票通過了關于金山縣修路的計劃。
緊接著金山縣的相關工作人員開始就這個修路問題,開始進行眾籌。
一方面由負責主管縣財政的王大路來負責調撥資金,從各個部門擠出資金來修路。
另一方由縣委書記易學習來負責眾籌,縣長李達康來負責督促整個工程。
由于山區農民居住分散等問題,這讓李達康在進行集資動員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問題。
根據地形,住址,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的糾紛和不滿。
李達康這邊則是分別派人去各個村,各個鎮,各個鄉,分別讓相應的村官,鎮官,鄉官出面,精準邀約各個鄉,鎮,村有頭有臉的生意人,公職人員,以及其他高收入人群。
讓他們帶頭進行捐款,上不封頂。
等第一輪捐款結束后,在進行集資,眾籌。
而這些人本身能力強,比較愿意承擔社會責任,故而在帶頭捐款過程中積極配合,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不過有配合的,也有不配合的。
只見位于金山縣梅嶺鄉橫水鎮吳家村,當地的村民對于捐款這件事非常的抵觸。
不僅村干部帶頭拒絕捐款,甚至集結了幾百號人到縣政府討要說法。
此刻,整個金山縣縣委大院門口,里三層,外三層全都圍滿了吳家村的村民。
他們滿臉怒氣,并大聲嚷嚷著,
“憑什么要我出錢集資修路!這不應該是你們縣政府的事情么,關我們什么事!”
縣長李達康等人在獲悉這件事后,第一時間來到現場進行安撫,
“鄉親們,你們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咱們可以坐下來慢慢談,你們一個個情緒那么激動做什么?”
面對李達康的這番質問,在場的一眾群眾經過一陣騷動后,從人群中走出了一個中年婦女,看樣子是他們的代表。
“你就是那個新來的縣長吧?”
李達康點了點頭,
“是的,我就是李達康,這位同志,你怎么稱呼?”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