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現在是2020,信息從未如此流通過。
不少學生在進學校之前就知道,績點、實習、實驗室、文章、社會活動這些意味著什么。
如果說這是六芒星,大部分人的精力只夠點滿那么一到兩項。
進入林燃數學班,就意味著不需要去點六芒星,只需要把績點給點出來,加上林燃的推薦信,在絕大部分高校那都是如入無人之境。
本科數學,有林燃的推薦信,絕對不意味著只能念純數,當下最火的計算機、之前的版本熱門金融、又或者是其他理工科,都會對你打開大門。
在孿生素數猜想證明通過后,林燃在華國數學史上的地位就能和陳省身、丘成桐相提并論了。
所以,可想而知,大家對于申請林燃數學班有多熱切。
丘成桐數學中心學生數可要比林燃數學班多得多。
人越多,意味著每個人分到的資源傾斜是很有限的,而林燃數學班只有20人。
20人就保證了,起碼每個人都有機會和林燃單獨溝通。
這不是一個零和博弈。
大家只需要付出了努力,自然會被林教授看在眼里。
尤其高考不幸進入土木、建筑、生物、環境這些天坑里的,更是迫切希望借助這次機會逆天改命。
20年的時候化學和材料已經有脫離生化環材大坑的趨勢了。
天坑專業的各位能夠通過林燃數學班,直接從首陀羅變身婆羅門,還是申海交大內部最高級別的婆羅門。
“不是,你這也太卑劣了吧?直接把付費門檻提高到328?”
李宜清正在刷知乎,看到數學領域里的某知名博主“許仙”的回答,然后順著點進去,定睛一看,發現對方的單次付費咨詢已經從原本的99元漲到了
原本99元,都無人問津,李宜清記得很清楚,徐賢剛上這個功能的時候,他隔三差五就點進去看一下,想算算自己室友靠這玩意到底能賺多少錢。
吃個飯要算一下翻臺率,算一下客均價、利潤率,再算一下人力成本、水電消防成本,最后打總算一下老板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看個表演,要算一下門票錢賣了多少,渠道分多少,最后到表演者手里有多少。
出去旅個游都得算一下景區消費溢價到底有多少,然后暗罵一句心黑。
算賺不賺錢幾乎是華國人的本能。
李宜清也不例外。
他一開始每天都要看一下。
然后是每周,最后是每個月,現在則很久沒關注了。
因為知乎博主,還是數學這個小眾變態領域,壓根就不賺錢。
徐賢開通該功能之后,一年時間才接了一單。
還不如塔羅牌、情感咨詢賺錢呢。
這讓李宜清私下很是感嘆,數學就是不賺錢啊。
而這回328的付費數讓他大跌眼鏡,因為只有總數,對方的總數飆升到了三百多次。
三百多次減一還是三百多次。
328的單價,意味著徐賢這一波就撈了小10萬了。
“這叫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愿者上鉤,我這可不是強買強賣。”徐賢笑道,內心更別提有多樂呵了。
“不是,這些人來問你什么?能一下這么多人付費?”李宜清怎么都想不明白,“問燃神的高中趣事?
就算是自媒體,也不可能一下三百多家自媒體來采訪你吧?
大家不應該一家咨詢一下,然后其他自媒體反復洗稿,把原始采訪稿磨出包漿來么?
自媒體有這么大方?”
他百思不得其解。
徐賢解開了他內心的疑惑:“當然不是。
賣的是我對數學的理解,賣的是我畢生所學,賣的是我幫他們鋪開人生的通天大道。”
李宜清無奈道:“說人話。”
徐賢說:“他們想知道林燃會考什么,想讓我給點建議,做什么準備比較好。”
李宜清問:“臥槽,牛逼,還是你有辦法。”
徐賢笑著說道:“沒辦法,這都是天上掉餡餅。
誰讓我確實是燕大數學系,也確實是和燃神一個高中。
在公共平臺第一個跳出來說和燃神是高中同學呢?
現在我打賭燃神能拿菲爾茲的那個回答還不斷有人來打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