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這考試本身就是一個選拔性質的考試。
我們都很清楚,如果是做數學研究的話,天才分兩種,一種像yau這種,靠暴力計算的天才,另外一種就是有著敏銳數學直覺的天才。
我這套考試,不就是選擇這兩種天才嗎。”
林燃接到徐賢電話的時候說道。
他知道徐賢是知乎博主,也知道林燃數學班的招生考試肯定會被學生們大肆宣傳,所以也希望借著徐賢之口對外做一個小小的解釋。
數學直覺、掌握的理論框架、對于分析方法的嚴謹程度,這些都是成為數學家的共性,但大家的能力值會有偏差。
丘成桐就屬于年輕時候特別勤奮,和有的數學家靠讀論文時候的靈感一閃比起來,他更喜歡用大量的證明和計算來硬生生找出一條路來。
更準確來說,這幫老一輩的東亞數學家基本上都是這個風格,丘成桐、陳省身、小平邦彥和廣中平佑,大家拼的是內功。
作為數學系在讀博士,徐賢很容易就明白了林燃的意思:“問題是300道題,無論如何他們也做不完呀,再疊加一個隨即特殊題機制。”
林燃輕聲道:“我在開學演講的時候不都講過了嗎?向前走別回頭。
直接從第一題開始,一道接一道推過去,這樣的話,其實那些特殊題被我按照從易到難分布其中,如果他們足夠有智慧,自然能夠聯想起我這句話。
其實什么特殊題、復合計分方式都是障眼法,在這份試卷里想要考高分就一條路,保持平常心從頭做到尾,有一定的天賦。”
徐賢苦笑著搖了搖頭:“果然是你燃哥的風格,總之這樣的樸實無華但又出乎意料。”
這讓他想起,當年他們高中時候面對不會的題目,林燃就會使出小平邦彥的抄書大法,事后把答案先抄個五遍再說。
“林教授的登月項目從今天起報名,這個項目是能夠算學分的,按照參與時長會有一個具體學分的明細,可以當成是專業選修,有感興趣的可以填一份報名表然后私信給我。”
這就是交大方面開的方便之門。
參加阿波羅登月有學分。
對學生群體來說,這已經很香了。
“陳導,我想問下成績呢?這個項目算專業選修的話成績怎么給分?”
“這個得看林教授那邊的安排了。”
這就不太香了。
自從林燃數學班分班考試結束后,大家都知道林教授要求很高,萬一不符合要求,給你打個超低分拉低績點,不就完蛋了。
因此很多學生都望而卻步。
也就大四學生積極踴躍。
而在林燃數學班,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林燃數學班20人里男女比例是19比1,唯一那一位長相也決計和什么甜妹沾不上邊,甚至說清秀都很勉強。
“瑞神,怎么說,你打算報名嗎?”劉濟源問道。
他和王家瑞都是在林燃數學選拔考試中殺出重圍的選手,大家之前就是物理學院的,現在到了一個班之后自然熟稔起來。
這20人里王家瑞和劉濟源是唯二來自物理學院的。
王家瑞點頭道:“肯定得去啊,以林教授命名的班都成立一周了,我們連林教授的影子都沒看到。
他這登月項目又能給專業選修的分數,聽上去估計也是大量微積分的計算,就當是換個地方做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