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們最好提前想好要拿什么去找他簽,他最多給你簽一次。
別把他當90歲的老頭,實際上他的記憶力好得很,你第二次找他他就會拒絕了。
有人第一次隨便拿了個辦公的筆記本找他簽,后來看大家都是拿什么土星5號模型找他簽,然后后悔了又急忙去搞來一個模型想找他簽,就被拒絕了。”
王家瑞咽了咽口水:“不是,李工,我們這算不算把nasa的墓給掘了啊?”
李瑞笑了笑:“和掘墓比起來,可能這更像是把nasa的英靈給召來了。
別說這了,后續你們應該能陸續看到很多交大的老校友來我們這再就業。”
王家瑞和劉濟源就這樣在花橋開始了自己的“實習生涯”。
他們每周來兩個半天,周末則來一個整天。
眼睜睜看著整棟樓的人越來越多,從上往下開始慢慢填充起來。
最開始是20樓坐滿了,然后是19樓,等到2020年年底的時候已經三層樓都坐滿了,一共有一千來號人。
更扯的在于,居然能在這看到范本堯、龍樂豪這樣的交大老校友的出現。
阿波羅科技不僅僅從nasa召喚英靈,也從華國航天歷史上召喚英靈。
范本堯是做飛行器設計的,不過過去做的最多的是衛星研制工作。
第一代返回式衛星、第一代實用通信衛星、第二代通信衛星、第一個靜止軌道衛星公用平臺、第一代導航定位衛星都有他的身影。
龍樂豪則是做火箭設計軌道運算的,60年代的時候跟著錢院長搞遠程導彈總體方案設計,后來則主要做長征系列火箭設計。
他們來這也是參加老年人再就業。
這兩位屬于比較出名,都是工程院院士,其他不是院士但資歷深厚的工程師就更多了。
華國老人數量正好是nasa老人的兩倍。
龍樂豪用鉛筆沒有芯的那頭敲著桌子:
“海恩斯,你們的計算方法真不行。基于egm2008模型的簡化公式。我們在長征系列任務中用它驗證了無數次,既快又準。”
旁邊負責翻譯的人已經習慣了如此多的術語,從一開始的磕磕絆絆到現在的嫻熟只過去了兩個月。
海恩斯點頭后搖頭,語氣堅定:“龍,阿波羅時代我們用的是基于j2攝動項的經典公式,經過多次任務驗證,簡單又可靠。”
“海恩斯,j2模型太粗糙了。現代任務需要更高精度,egm2008包含數百個諧波項,即使用簡化公式,也比j2精確得多。我們不能拿過時的標準來應付今天的挑戰。”龍樂豪說。
海恩斯不悅道:“龍,精度不是唯一考量。阿波羅用j2模型登月,證明了它的可靠性。”
龍樂豪語氣很是堅定:“海恩斯,我們不是重復阿波羅,我們在開創未來。
我們在空間站任務中靠egm2008的簡化公式成功完成了軌道修正。你讓我放棄經過驗證的經驗,去用一個可能不適用的外來模型?”
王家瑞和劉濟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海恩斯對接,后來又來了一位大佬龍樂豪。
他們的工位也調整到了這兩位的對面。
他們每次來都能聽到他們在吵。
不會他們只能聽懂一半,也就是龍樂豪說的內容,另一半嘛只能聽得出來海恩斯振振有詞。
“不是,你參與過華國空間站項目嗎?我可是實打實參與過阿波羅登月項目的!
你那時候還沒搞航天呢。”海恩斯直言道。
龍樂豪也開始敲桌子了:“誒,你這叫什么話,你們是登過月,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