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燃說完就離開了,奧爾德林組織他們開始正式的訓練。
按照奧爾德林的說法,當前訓練條件簡陋,不過已經在和華國的宇航員中心談了,后續的模擬訓練環節會去借宇航員中心的場地和設備。
訓練一周后回到家的錢飛有種很奇特的感覺。
因為專業又不專業。
專業的原因是,訓練都非常實際,就是學火箭和航天器系統。
對于一些設計,靠3d打印技術直接把操作面板打印出來讓你直接上手實操。
另外就是技術培訓,包括推進、軌跡、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基礎知識。
重新撿起書本的感覺也很奇特。
像一些執行任務中的緊急程序培訓,奧爾德林也講的非常實際。
畢竟他是唯一上過太空的人。
不專業的地方就在于,熟悉加速應力的離心機訓練,通過拋物線飛機飛行體驗無重力狀態的無重力飛行,駕駛能夠超音速、進行特技飛行和高g負荷的噴氣式飛機的飛行訓練,在不同熱環境和減壓條件下的壓力服測試。
這些統統都沒有。
但凡涉及到高精尖器材就是沒有,問就是等和宇航員中心那邊協調,需要借用人家的設備。
至于模擬月球條件的地形進行訓練就更沒有了。
還有另外一點讓錢飛感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錢,每個月1萬rmb的補助款,除此之外就沒了。
不過轉念一想,奧爾德林都是付費上班,他們還能拿錢,這波不虧。
1966年5月,卡納維拉爾角,奧爾德林內心激動,輾轉反側,因為明天晚上自己就要執行雙子座12號計劃了。
這也是雙子座計劃前最后一次的預定任務。
下一回就是預計在明年年底的登月了。
而被選中執行這次任務,意味著明年的登月也大概率會是自己參與執行。
無論是這次任務還是明年的登月,都讓他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另外這次還需要執行eva(extravehicuractivity,艙外活動),也就是說在飛行過程中他需要跑到航天器的外面,在浩瀚宇宙中執行任務。
這也充滿了未知的挑戰。
奧爾德林很清楚教授青睞他,不然也不會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為了不讓教授失望,自己都得圓滿完成這次任務。
不過他以為的和實際上的有點點不一樣。
奧爾德林以為教授欣賞自己是因為自己是宇航員群體里唯一的博士,宇航員群體中唯一能和教授有共同話題的人。
自己和教授能聊奧爾德林循環器,能談軌道方程,其他人能聊得來嗎?他們知道微分符號怎么寫嗎?
這就是身為博士的自信!
因為林燃的存在,奧爾德林甚至讓nasa的工作人員叫他博士,別叫他奧爾德林博士,更別叫他會和博士。
你們難道不知道,整個宇航員群體就我一個博士嗎?
當然,行政人員會聽他的,會給他面子,宇航員們則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