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同行星河動力發射的谷神星一號比起來,同級別軌道,我們的載荷是他們的20倍。
這不僅是華國商業航天的里程碑,也是一個展示創新精神的機會。我們認為,b站作為年輕人喜愛的平臺,與我們的愿景高度契合。”李小滿說道。
李妮聽完后很感興趣,航天確實對年輕人來說充滿吸引力。
她點了點頭,問道:“李女士,你剛才說的項目確實很有前景,我相信b站的年輕人依然胸懷星辰大海,他們會對這次發射以及你們研發的火箭感興趣。
從后臺數據來看,b站用戶和科技、創新的貼合度相對是比較高的。
所以,你們希望我們提供怎樣的支持?”
李小滿切換到ppt的合作方案頁:“我們希望b站能贊助5000萬元人民幣。
作為回報,我們提供三項合作內容:
第一,獨家紀錄片拍攝權,記錄從火箭設計到發射的全過程,預計制作一部30分鐘的紀錄片,b站可獨家播出;
第二,b站的品牌標志將出現在火箭外殼上,發射照片和視頻將在國內外媒體廣泛傳播;
第三,我們將在b站平臺上進行聯合推廣,包括直播發射活動和up主互動,奧爾德林先生會入駐b站。”
李妮皺了皺眉頭,五千萬太多了。
哪怕紀錄片有超過500萬的播放量,也不劃算。
b站2019年的營銷費用是12億rmb,對方一張口就要他們總預算接近5%。
李妮把項目計劃書放在會議桌上,然后搖頭道:“紀錄片確實有吸引力,我們的用戶喜歡探索類內容,比如科技和科普視頻。
但其中有很大風險。
第一就是,你們此前從來沒有發射過,這是你們第一次發射,如果失敗了怎么辦?
其次類似紀錄片也好,奧爾德林先生的入駐也好,都很難確定它的傳播效果到底如何。
我就算林教授和奧爾德林都具備一定的新聞價值,你們的聯手這件事自帶熱度,那么這也就只能保證紀錄片的播放量能到一百萬。
這還得依賴b站的推流、b站的算法和b站的用戶。”
說完后,她停頓了片刻無奈笑了笑:“抱歉,林教授,我不是針對你,我在來之前我的心理預測是500萬,你們的要價比我的預期高了10倍。”
(蘇俄火箭上貼滿了霓虹廣告,包括sony、tbs、大冢制藥等,密密麻麻看上去跟電線桿上的狗皮膏藥沒兩樣)
火箭上打廣告從來不是什么稀奇事。
最早應該能追溯到1990年蘇俄的火箭,霓虹最大的私營電視公司tbs向蘇俄支付了高達1200萬美元。
這1200萬美元里,還只是順帶搭個便車,包括了把tbs的記者秋山豐弘送上太空。
該次發射主要目的是把蘇俄宇航員送上和平號空間站,霓虹的商業合同就是順帶的,也是蘇俄為了搞航天商業化的一次嘗試。
所以林燃的要價不能算高,90年搭個便車都要花1200萬美元。
但在李妮看來,你這要價太高了,張口就是五千萬rmb。
林燃開口道:“李總,你的擔憂完全是合理的,但我絕不會失敗。”
李妮扭頭凝視眼前這位在數學領域擁有赫赫大名的學者,對方出奇的年輕,在說這句話時所體現的自信是如此強烈。
就好像皇帝言出必行一樣,擁有制定規則的力量。
“抱歉,林教授,我當然相信它不會失敗,可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是嗎?”李妮還沒說完。
林燃就斬釘截鐵道:“不,在航天領域,我是絕對不會失敗的。”
李妮皺了皺眉:“您怎么保證?”
林燃說:“我們可以對賭。
如果發生意外導致失敗,我們一分錢不要,如果發射成功,才按5000萬來,我們完全可以在合同里加入這樣的風險條款。”
李妮聽完后點了點頭,她在來之前做過功課,知道其他商業航天機構在拉贊助的時候也有類似風險條款。
其他商業航天機構是退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