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搞定燃燒一號,半年完成從設計到制造再到成功入軌,首先不談現在大家猜測的到底有沒有的新型模擬方法。
我估計有,有是重大威脅,別人靠數值模擬就能做到你現實地面點火測試的效果,那成本能節約多少?
開發效率能提升多少?
可復用性有多高?
光是想想就足以讓那些投資了民營航天機構的投資人心在顫抖,因為別人用ibm計算機,你拿算盤和紙筆,這效率差的太大,幾乎就是打不贏的一場仗。
除非阿波羅科技不打算做可回收火箭。
但可能嗎?人家都提了,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考慮到要造可回收火箭,所以才不要助推器。
另外,就算沒有這樣的方法,就算是運氣好。
那半年運氣好,能完成設計和生產,也充分證明了燃神帶領下的阿波羅科技,整個團隊的戰斗力之強悍。
是其他民營航天機構所沒有辦法媲美的。
現在據我所知,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挖人,畢竟阿波羅科技應該沒有簽很多的競業協議。
初創團隊沒錢去簽競業協議,能挖就挖,只要鋤頭揮得勤,就沒有挖不動的墻角。
另外投資機構們,就我了解到的情況,要么要求撤資,不玩了走人。
畢竟你想戰勝阿波羅科技,難度有點高。
要么就要簽對賭,對賭要求是你得在阿波羅科技之前搞定可回收火箭,如果不行,那公司得連本帶利地回收投資人手里的股份。
所以現在這些創始人都面臨兩難局面,無論投資人選擇a還是b對他們來說都是晴天霹靂。
前者是立馬死,后者是晚死。
然后挖人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畢竟在對方士氣正盛的時候去挖人,哪有那么容易。
就像你想去挖長征火箭的核心研發團隊,人家有編制干的又是核心業務,哪有那么好挖。
總之古話說叫一鯨落而萬物生,現在國內民營航天領域的局面是一鯨起而萬物死。”
現實中吵的沸沸揚揚,互聯網上討論的愈發熱烈。
申海教育口開例行的會,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長負責主持。
林中清那叫一個得意洋洋,這段時間,感覺底氣都更足了一些。
開會間隙,坐在林中清邊上復旦的校長金利低聲道:
“老林,申海高校一家親。”
“不是,申海高校一家親?我怎么沒聽說過啊?”林中清聽到之后內心警鈴大作。“我們不是圍繞誰才是申海top1,華國top3爭的不可開交嗎?”
金利接著說道:“國內民營航天公司都集中在燕京,申海這邊之前壓根就沒有。
我們航天專業或者對航天領域感興趣的理工科同學,想實習還要跑到燕京或者長安,其實很不方便。”
最近阿波羅科技在火箭研發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是好事啊!對申海高校致力于在航天領域有所發展的同學們來說都是好事啊!”
林中清知道他想說什么了,他不完全順著對方的話說:“是好事,不過不在申海,在昆山呢。”
金利擺了擺手:“誒,昆山也是申海!”
林中清很難想象,復旦的校長能說出昆山是申海這種話來。
“也是,有地鐵直達,確實能算是大申海范圍內。”林中清說。
“所以這種機會是不是應該也給其他高校的學生分一點啊?”金利圖窮匕見。
林中清點頭道:“當然,我們正在和申海第二工業大學談,他們很多學生愿意進車間當工人。
我們很缺車間的工人,如果復旦的同學們愿意我們也很歡迎!”
金利無語了,我要把復旦的學生送到你們那去當工人,復旦的學生估計能在社交媒體上喊金利滾蛋。
這跟浙大因為校長從東北來的,而在互聯網上開麥是一個道理。
申海第二工業什么檔次,我們復旦什么檔次,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