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的這個節目,林燃也不清楚有沒有從bbc那買版權。
不過他猜應該沒有,面對面又不是什么很特別的名字,采訪節目不叫這個要叫啥?
坐在林燃對面的是小撒。
一串很是習慣的吐槽式開場白之后,換一般的嘉賓,已經整個人都放松下來,被對方的節奏帶著走了。
可今天采訪的是林燃,經歷的采訪有點多。
哪個記者沒見過?
林燃笑道:“主要我想著咱們是熟人,在開學第一課節目上大家合作過。”
小撒面色沉重地點頭道:“沒錯,而且我第一次提起保送燕大沒有優越感,反而有一種羞恥感。
我之所以要來采訪,為的就是扳回一城!”
林燃說:“那你找錯對手了,我剛發射火箭成功了。”
小撒點了點頭:“我知道,但我還有最后一點比林教授強的,那就是我上的是燕大,你就算真去月球了,那燕大也比申海交大要更強!”
林燃笑了笑:“等我把交大的旗幟插在月球上的時候,那可就未必了。”
小撒顯得很是挫敗:“還是不行嗎?
我們燕大能不能也發射火箭上天?挫挫交大人的銳氣!”
林燃指了指對方:“你可以試試看。”
小撒苦笑道:“那還是不比了。
言歸正傳,林教授,我們都知道您主持的企業,阿波羅科技在最近發射了一枚中型火箭,和其他民營企業研發的小型火箭比起來,中型火箭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體積更大,能送上太空的重量也更大。
能請您詳細給我們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介紹一下嗎?”
林燃回答道:“當然。”
林燃大致介紹了一下參數之后說道:“這件事最大的意義在于,我們確定了我們構建的數學模型是有效的,它能夠規避大量的測試驗證環節,讓我們直接進行發射。
我們和其他企業比起來,最大的優勢在于時間和成本。”
小撒聽完后鼓掌道:“我光是聽聽都覺得太厲害了。
畢竟短短半年就能搞定中型火箭,無論是難度還是時間都遠遠超過其他類似企業。
哪怕是我了解到的華國航天的進度,應該也遠不如林教授您。
所以能說的更具體一些嗎?它的優勢到底體現在什么地方?”
林燃思索片刻后說道:“當然,我們叫阿波羅科技,我就以阿波羅登月過程中的發動機研發舉例吧。
阿波羅登月用到的火箭叫土星五號,這是史無前例的大火箭。
它的第一級是f-1,第二級是j-2。
當然這兩款發動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其中j-2比較明顯的問題在于它的燃燒不穩定,在阿波羅登月任務執行完成后,nasa想了很多辦法對j-2進行優化。
包括j-2s改用抽取循環,減少部件并增加節流系統,j-2t采用環形燃燒室和噴射噴嘴,j-2x采用更高推力等等。
光是j-2s,它的升級體現在從氣體發生器循環改為抽取循環,減少了部件數量,降低了啟動難度,并增加了節流系統和可變混合比系統,以適應不同壓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