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叫的最兇的不是黑人,而是白人,在推特上號召應該要讓西安·普羅克特上去的,叫的最兇的是白人。
這幫人魔怔到,認為白宮哪怕花錢也應該把西安·普羅克特給一起送上去。
過去老美破防都是假破防,這回燃神屬于是打出真實傷害了。
我從來沒有見過,推特上關于航天有這么高的熱度,之前因為度假辭職的nasa高官們又被拉出來鞭尸了一輪。”
在知乎上大家都在狂歡,quora(美版知乎)上則清一色的反思。
反思nasa出了問題,反思阿美莉卡出了問題,甚至反思白人是不是就是不行,過去兩百年只是偶然的意外。
“我是spacex的工程師杰拉德,點我主頁可以看到我的認證,我想說的是在阿波羅科技出現之前,一家公司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復刻阿波羅計劃,并且實現登月,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或者說,就是不可能。
在華國航天宣布研發名為月球一號實為f-1發動機成功的時候,阿波羅科技這家公司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范圍內,但當時新聞里吵的很兇,都在討論華國人造的是f-1,是可恥的小偷。
但當時我們內部的反應,普遍是不可能,他們在撒謊,要么公布的參數是假的,要么他們復刻了f-1這件事本身是假的。
沒人相信華國能夠復刻f-1火箭發動機,即便這是一款距離今天六十年的產品。
當華國的繞月計劃完成后,我想沒有人再會去質疑f-1的真實性,土星五號都是真的,就算土星五號下面那五個發動機不是f-1,肯定也是絲毫不亞于f-1的火箭發動機。
考慮到阿波羅科技,只用了短短一年半時間,這實在是太驚人,太驚人,太驚人了!
無論從時間、成本還是參與人數,都是人類工程史上不折不扣的一次奇跡。
根據行星學會的預測,阿波羅計劃1961年啟動,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該計劃從1961年持續到1972年,總耗資約254億美元,相當于現在的1820億至2570億美元。
在高峰期,涉及超過34000名nasa員工和375000名供應商員工,展示了大規模協作的努力。
華國的這個數字是多少?阿波羅科技的員工數根據林教授接受公開采訪時所說的不超過2000人,供應商人數預計也不會超過2萬人,也就是說他們用到的人數不足阿波羅登月的十分之一,用到的時間是五分之一,中間還叫摻雜著燃燒一號這樣富有含金量的工作。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快速構思工程極其復雜的系統,從f-1到j-2再到結構組件和導航系統,別說復刻可以節約時間,復刻如果真的能節約時間,阿爾忒彌斯就應該復刻,而不是重新造輪子。
復刻能節約時間的本質在于你真的對工程的每一個節點都非常非常了解,工程領域的復刻它是物質的復刻,而不是信息的復刻,一篇論文復刻,我只需要背下來,我重復一遍,別人花1年寫的論文,我背加抄記憶力好點可能三天就夠了。
信息的復刻是很簡單的。
工程上的復刻,以很基礎的工程,生物學領域論文實驗的復現,你要花的時間和論文發表者從設計到實現全部加起來的時間都相差不了多少。
所以林教授絕對有著超出尋常的設計和開發能力。
其次是制造和測試,對于載人任務而言,制造和測試顯得尤為關鍵,從采購到制造到測試整個過程都需要嚴格把控,這一點我估計是華國航天的功勞,他們能夠做到把這一個流程進行嚴格把關。
最后是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上他們同樣能夠借助華國航天的現有設施,包括發射、任務控制中心和訓練設施,在過去二十年,華國航天在這方面迅速完善。
然后再反駁一下陰謀論,華國想復刻阿波羅登月為此準備了數十年,現在才最終成功。
還是那句話,數十年什么概念,登月是需要花錢的,數十年以前的華國沒有這個資本,以及在關鍵工程的攻克面前,有錢也沒用。
如果有錢就能登月,俄國、霓虹和印度在登月上的嘗試也不至于屢屢失敗。
如果華國早就能造出f-1發動機和土星五號,華國的空間站可以設計的更激進,而不是現在這樣只有9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