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著雷達顯示屏,距離讀數不斷減少:“距離15米…10米…5米…”
他輕推控制桿,保持速度低于0.1米/秒,確保平穩接觸。
csm的對接探頭進入登月艙的錐形座,伴隨輕微碰撞,三個捕獲鎖扣卡入,發出清脆的“咔嗒”聲。
儀表盤上的指示燈變為綠色,林燃松了一口氣:“軟對接確認,三鎖扣已鎖定。”
奧爾德林提醒道:“教授,記得檢查鎖扣狀態。”
林燃點頭,啟動探頭收回機制。
氮氣驅動的系統將探頭拉回,指令艙與登月艙被拉近,隧道環上的12個鎖扣逐一卡入,發出連續的金屬碰撞聲。
林燃盯著對接指示器,確認所有12個鎖扣已鎖定:“硬對接完成,12鎖扣全綠!”
隨后立刻通過通訊器報告:“文昌,硬對接成功,請求加壓許可。”
控制中心回應:“奔月號,許可加壓,注意隧道密封。”
韋旭航漂浮到指令艙前艙門,打開壓力平衡閥。
空氣涌入隧道,發出嘶嘶聲,壓力表指針緩緩上升。監控壓力讀數:“壓力4.4psi,接近目標5psi。”
約10分鐘后,壓力穩定,林燃確認:“隧道加壓完成,準備開艙。”
韋旭航小心拆下指令艙艙門,露出通往登月艙的隧道。
韋旭航率先飄入,他進入“嫦娥號”,打開燈光,登月艙的儀表盤逐漸亮起。
隨后連接電源臍帶,將登月艙與指令艙的電力系統相連。
他按下啟動開關,系統逐一激活,屏幕上顯示導航、推進和生命支持系統的狀態。
韋旭航逐項檢查,低聲念叨:“導航正常…推進正常…氧氣正常…”
完成初步檢查后,他通過通訊器報告:“教授,登月艙系統全綠,準備抽出。”
林燃回應:“收到,干得漂亮!”
等韋旭航回到指令艙。
林燃準備將指令艙-登月艙組合體從火箭第三級中抽出。
他操作反應控制系統的推進器,釋放登月艙與火箭第三級的固定裝置。
伴隨一聲輕響,組合體開始漂離火箭第三級。
三人通過舷窗觀察,火箭第三級逐漸遠去,宛如一艘廢棄的太空巨輪。
韋旭航報告:“抽出完成,距離火箭第三級約50米。”
林燃下令:“執行分離燃燒,確保安全距離。”
隨后韋旭航啟動服務艙推進器,執行3秒鐘的短暫燃燒,飛船以6米/秒的速度遠離火箭第三級。
火箭第三級隨后被地面控制引導進入繞太陽軌道。
全部過程完成后,錄制的視頻被傳回地球,地球通過3d模擬動畫結合奔月號錄制視頻進行直播加講解。
此時b站在線觀看人數已經突破五千萬了,算人次的話,已經高達20億人次了。
和春晚也大差不差了。
這還是有央視分流,都有如此多的人觀看。
華國大地上,萬家燈火的直播畫面里,都在看登月,主持人的聲音激動而又飽含感情。
因為他們提前知道成功了。
“奔月號成功與火箭第三級分離!適配器面板已打開,登月艙暴露在外,準備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