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著陸燒結,使用第一和第七號發動機,節流閥調至70%。”李斌下令。
yf-102發動機的節流能力允許精確控制推力,兩臺發動機足以減緩下降速度,確保軟著陸。
“著陸燒結開始!”控制員喊道。
屏幕顯示兩臺發動機點火,火焰再次噴出,火箭速度迅速下降。
“高度500米,速度100米/秒。”控制員的聲音幾乎被控制室的緊張氣氛淹沒。
“格柵鰭調整至最大控制角。”肖章報告,汗水從額頭滑落。
他的算法正在應對一陣突如其來的側風,格柵鰭迅速調整,確保火箭保持垂直,不過好在側風屬于最常見的突發狀況,他們的算法肯定得把這種情況考慮到。
“高度100米,50米,10米……”控制員的聲音越來越急促。
李瑞屏住呼吸,雙手緊握在控制臺邊緣。
他的腦海中閃過無數畫面:團隊的努力、自己之前所在民營航天機構的倒閉、阿波羅科技過去所創造的登月奇跡。
“著陸!”控制員喊道。
屏幕顯示第一級穩穩落在發射臺中央,著陸腿牢牢支撐住火箭。
控制室沉默了一瞬,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肖章癱坐在椅子上,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難以抑制的笑容。
“著陸成功!火箭穩定!”播報員確認。
李瑞笑道“檢查著陸精度和結構狀態。”
他表面冷靜試圖掩蓋內心的激動。
“著陸精度在目標點37厘米以內!”王磊,數據分析師,興奮地報告。
他調出著陸數據,顯示火箭幾乎完美落在預定位置。
“發動機狀態呢?”李瑞追問。
“所有發動機正常運行,無異常波動。第四號發動機表現穩定。”李斌回答,語氣中帶著驕傲。
李瑞點點頭,轉向團隊:“干得好,但這只是開始,準備現場檢查,我這就向教授報告!”
發射場被太陽染成金色。
李斌帶領一小隊工程師走向著陸的火箭第一級。
火箭屹立在發射臺上,表面有些許燒痕,但整體結構完好。
著陸腿穩穩支撐著火箭,格柵鰭仍保持展開狀態,顯示出它們在降落中的出色表現。
肖章小心翼翼地檢查格柵鰭,發現一側有輕微燒蝕,但仍在設計容差內。
“格柵鰭承受了風切變,表現超出預期。”他低聲說,眼中閃著自豪的光芒。
李斌蹲下檢查發動機噴嘴,發現一些熱保護涂層剝落,但無結構性損傷。
“發動機狀態良好,可以翻新后重復使用。”他笑著說道。
b站直播間里當回到地球結構完好、表面有燃燒痕跡的燃燒一號改出現在視頻畫面中的時候,彈幕瞬間爆炸,大家等在直播間等這么久不就是為了這一刻么?
就跟看足球比賽,看90分鐘,算上中場休息和加時得往兩個小時去了,為的不就是那幾個精彩片段么?
“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