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是狂人,這種狂不僅僅是因為成長環境,還和他近年來愈發嚴重的嗑藥行為有關。
身體和精神互相影響之下,導致他愈發的容易失控。
在看到nasa依然是一個臃腫不堪、缺乏方向,當華國的企業已經對nasa造成顯著威脅后,nasa依然沒有任何改變,永遠只知道找國會要預算解決問題,馬斯克徹底失望了。
他很清楚,加預算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在于nasa內部,內部過去數十年來,太多史密斯專員的存在,從上到下,無處不在。
大家的目標都很美好,各種計劃層出不窮,一個比一個有著美好前景。
像nasa給了艾倫研究金星的項目,給她所在的研究機構撥款,為的是什么?為未來nasa能夠去金星做準備。
至于什么時候能去嘛?不知道,等到那個時候,研究金星地質的項目早就被人遺忘,國會的預算就這樣消無聲息的湮滅了。
60年代的時候,給nasa投100美元,它能夠給你立刻帶來30美元的產出,在未來這些研究項目甚至能給你爆發出遠超100美元的效益。
現在呢?現在投100美元,未必有華國航天投5美元的效果。
馬斯克去過華國,他非常了解華國從系統到企業整個生態的效率和制造業活力。
而現在看來,阿波羅科技的領頭人,那個叫倫道夫·林的年輕人,有著超出尋常的天賦,對方缺乏頂級天才的短板也被補上了。
馬斯克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走常規路線。
在他看來,就應該要不擇手段阻止華國的月球戰略。
同時想盡一切辦法,搞清楚對方是怎么做的,對方的技術細節。
而不是又立項,先搞個研究報告,研究阿波羅科技是怎么做到的,然后再出錢請航天咨詢公司給解決方案,再按照咨詢公司給的解決方案去優化阿爾忒彌斯計劃。
在他看來,華盛頓那幫航天咨詢公司,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騙錢的,他們要是真有用,那硅谷也不至于就只有spacex造出了可回收火箭。
“nasa存在嚴重的超支行為,他們內部充斥著各種各樣沒有意義、沒有必要的科學項目,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科學項目都可以砍掉。”
在回去的路上,他就在車上開始發推了。
“阿爾忒彌斯架構極其低效,因為它是一個就業最大化計劃,而非成果最大化計劃,我們需要全新的東西才能和華國競爭!”
馬斯克覺得這些還不夠,不夠引起轟動。
因為關于nasa的臃腫和浪費,這在阿美利肯民眾那幾乎是一個不用拆穿的事實。
大家都清楚。
他需要更能引發討論的話題,來引起全民對nasa的攻擊。
什么?
lgbt群體。
“我不明白為什么在nasa內部,需要專門花1400萬美元來打造一套lgbt群體展示系統,為的就是讓這幫人能夠在outlook或者teams上搜索他們或者她們,這群人顯示的不是性別,而是代號。
沒錯,網友們你們沒有聽錯,光是這套網絡空間里的lgbt群體展示系統,花了nasa1400萬美元的預算,也許更多,去年nasa給多樣性與平等機會辦公室,簡稱odeo的預算是1400萬美元,而他們或者她們,總之不知道這個辦公室里的是一群什么東西,他們就只干了這一件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1400萬美元中,還不包括odeo74名全職員工的工資,如果包括了他們的工資,那這個lgbt群體展示系統也許花掉的錢更多!
我不認為世界上有什么性少數群體,這個世界上就只有兩種,男人和女人,就算同性戀也要么是男人要么是女人,我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
以及最重要的是,我們找斯坦福學生花5000美元就能做的東西,卻花了nasa1400萬美元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