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視角回到月球,第一個樣本找到后,韋旭航繼續在陰影區域尋找。
他的目光轉向黑暗的陰影區,“根據月球車的軌道數據顯示應該還有幾個高信號點。”
他按照語音里李叢的指示,繼續朝下一個目標點前進。
接下來的探測并不順利。
在第二個點,lda顯示信號,但鉆探時鉆頭卡在一塊堅硬的玄武巖上,發出刺耳的吱吱聲。
韋旭航迅速切換到手動模式,反轉鉆頭,清理碎片。
“這地方真是處處有驚喜,”他心想,順便擦去面罩上的薄霧。
然后他立刻檢查鉆頭,確認無損后立馬換新的地點。
“李叢,psr-b點位下有玄武巖。”
“收到!”在月球車的李叢操控平板做好標記,像這種疑似有水冰,但一鉆頭下去是巖石的點位,他們的計劃是下次有大家伙來對付它。
“我現在去下一個點位,之前我在月球車上看旁邊那個信號不錯。”韋旭航說完后緩慢移動到新位置。
這次則順利提取樣本,光譜分析確認這塊樣本的水冰含量高達20%。
為了確保數據全面,韋旭航在陰影區內探測了五個點,采集了三份高質量樣本。
每次鉆探都需小心翼翼,避開巖石和不平地形。
整個過程出奇的高效。
李叢則在月球車上負責不斷切換lda和光譜儀,記錄每一點的數據。
“這些樣本夠我們回地球好好研究了。”
順利回到月球車的韋旭航顯得格外疲憊,李叢負責從他手里接過容器,將最后一個容器固定在月球車上。
“旭航,你這運氣有點太好了,不但找到了水冰,還一次就找到了三個點位。
有這三個點位的水冰在,下次來做勘測的就不是人,是機器了!”李叢感慨道。
李叢內心覺得任何人的成功不是沒理由的,對方能夠越過錢飛和趙建國成為登月三人組之一,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啊。
這次和對方一起出任務,李叢總算明白了順利是什么感覺。
他可是聽說過華國宇航員前輩們的故事,每次都有點小意外。
這次和韋旭航來月球,居然還沒發生過意外。
李叢內心感慨,對方估計得當宇航員一直干到干不動為止,運氣好就是最大的天賦啊。
“是的,這次尋找到了三個點位的水冰,意味著這里有極大可能有足夠多的水資源,未來我們會加大對整片區域的探測和各項指標的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