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在和克里姆林宮的競爭中,大家都在規則內玩。
哪怕有spy這種事,主打一個心照不宣。
就算真的是蘇俄大使多勃雷寧用手槍把胡佛給一槍崩了,白宮拿到了確鑿證據,也不會公開在大庭廣眾之下啊。
大家會私下來溝通,逼迫蘇俄讓步。
如果沒有v,現在白宮可以按到水面下解決。
何至于搞到現在如此被動的局面。
尼克松的幕僚就沒有待見v的。
尼克松總統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他的手緊緊攥著扶手。
基辛格則陷入了沉思,他反復思考著電影中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話,試圖讀出v的隱含意思。
“不,”尼克松突然開口,聲音平靜而深邃,“這正是我想要的。”
所有人看向總統,臉上寫滿了疑惑。
“這部電影,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尼克松的聲音里帶著一絲興奮,“它將v塑造成了一個追求自由和正義的英雄,一個反抗暴政的象征。
我們只需要讓民眾相信,我們,才是那個追求自由的政府。”
基辛格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他緩緩地說道:“總統先生,這是一個危險的賭注。
如果我們放映這部電影,我們可能會被指責為與一個刺殺胡佛的瘋子合作。”
“那又如何?”尼克松反問道,“我們現在還有別的選擇嗎?克里姆林宮已經把我們逼到了懸崖邊上,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要么,我們被他們用謊言所摧毀;要么,我們利用這個謊言,來反擊他們。”
他站起身,走到眾人中間。
“我們不只是要放映這部電影,我們要把它作為一部紀錄片來放映,一部關于真相、關于信念的紀錄片。
我們要讓全世界看到,我們不懼怕任何挑戰。我們要讓全世界相信,我們所信仰的自由,終將戰勝一切。”
尼克松轉向林燃:“教授,你怎么看?”
林燃搖了搖頭:“總統先生,它能夠幫助我們規避現在的輿論困境。
我們用一個新的熱點來掩蓋老的熱點。
v的自傳?或者v對自己的理解?
不管這部電影是不是來自v。
是來自v還是華納兄弟的自導自演,又或者其他組織在搞事。
這些事后讓聯邦調查局去慢慢調查。
現在都不重要。
我們用這個來掩蓋掉圍繞著胡佛的死一系列的爭論,讓胡佛的死被淡化。
這是它能達到的目的。
如果這部電影真的來自v,既然v想要出名,那么我們就讓他出名好了。
至于要怎么定義v,這是我們的事。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他只給了電影,那么我們要怎么解讀,怎么把他塑造成和蘇俄對立,要讓蘇俄解體的人物,這就是我們的事。”
林燃的話讓在座的幕僚們眼前一亮。
“我們不能這么做,”基辛格堅持道:“這太冒險了。我們不能保證民眾會如何理解這部電影。
如果他們將電影中的極權主義政府,看作是我們自己的政府,那我們將面臨比現在更加嚴重的信任危機。
越戰爭已經讓民眾對政府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我們不能再火上澆油了。”
“更何況,”基辛格繼續說道,“這部電影的背后,是一個完全無法預測的瘋子。
我們無法控制他,也無法預測他下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