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連京還是震驚于華國的進度之迅速。
王曦繼接著從公文包里掏出一個半導體電路:
“這是我們開發的分布式控制器。
它可以被集成到每一臺發動機的旁邊,實時監測和調整推力。
采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固態晶體管和集成電路,能夠承受高強度的輻射和振動。”
瓦連京想到蘇俄這幾年把資金投入到半導體領域,但卻進度緩慢就頭痛。
這用掉的可都是他們蘇俄航天局的預算。
隨后他又對王曦繼的公文包感興趣起來,不是,你這什么萬能公文包,怎么裝了這么多好東西。
“王,還有什么好東西全部拿出來給我開開眼界吧。”瓦連京調侃道。
王曦繼說:“我們剩下的工作還包括了控制器的軟件開發,我們需要為它編寫實時操作系統和控制算法,確保它能夠準確快速響應傳感器信號做出對應調整。
然后就是發動機臺架的熱試車,我們需要將新控制器安裝到一臺真正的nk-15發動機上,在地面進行全推力點火試驗。
這將驗證推力調節閥的響應速度和控制器的實際表現,確保它能在真實的、充滿振動和噪音的環境中正常工作。
我們還要搭建一個多臺發動機的并聯試驗臺,模擬火箭第一級的點火過程,以驗證分布式控制系統在應對次同步振動時的實際效果。
我們需要對火箭結構進行改造,需要重新設計n-1的內部結構,以安裝高速數據總線,確保30個控制器和中央單元之間的穩定通信。
在火箭的關鍵部位,需要安裝新的傳感器,用于實時監測振動、壓力和加速度等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傳輸給控制器。”
瓦連京提醒道:“你是不是還忘了什么?”
王曦繼恍然大悟,又從公文包里掏出一沓資料:“你是說仿真實驗對吧?
我已經在華國做完了。
我們已經用計算機模擬n-1火箭的飛行物理、發動機動力學和外部環境。
已經對這套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做了驗證。
它從理論上,一定是可行的。”
瓦連京以為這花費了王曦繼巨大的工作量,對方在過去三年時間里,都在忙著做n-1火箭的研發。
他心想,這是怎樣的精神啊,都已經回華國了,在n-1火箭項目前途未卜的情況下做了這么多工作,我們當年說要尋找教授,雖說王的能力和教授有差距,但這工作態度確實沒得說啊。
瓦連京內心感動不已。
實際上這是自我感動。
這點計算量,也就是華國科學院的計算中心一天時間的功夫。
至于其他工作,那都是順帶的。
瓦連京內心雄心萬丈:“王,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同樣雄心壯志的還有尼克松。
越戰前線的逆轉頹勢,讓他民調要好看不少,和年初的時候比,上去了一大截。
畢竟無論是胡佛之死,還是圍繞著胡佛一大堆疑點,都可以甩鍋給之前的驢黨。
從肯尼迪到約翰遜,驢黨足足在白宮呆了八年之久,你們這幫人害的。
尼克松主打兩個戰略,第一就是把鍋甩給前任,第二就是強調我越戰打的有多好。
現在,第三個又要來了。
那就是阿美莉卡的第一個空間站。
空間站是在1962年的時候立項的,當時林燃還是白宮航天事務特別助理,在國會參加nasa相關預算聽證會的時候,就提出了相關構想。
隨后初步立項。
歷時整整八年時間,終于要在1969年完成組裝了。
從1969年初開始,整個安裝過程歷時半年。
整個自由號空間站的設計充滿了那個時代的風格。
它由三個巨大的圓柱形艙段組成,分別是生活艙、實驗艙和對接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