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后,布拉德利隱約覺得有點不對勁。
他迅速抽出照片。
第一張是機場,具體哪個機場看不出來,但從茂密的熱帶棕櫚樹可以有一個大致印象。
一個戴寬邊帽子和太陽鏡的白人男子彎腰鉆進一輛黑色梅賽德斯轎車。
第二張:同一個車輛,畫面中一個身著中山裝的東方男子鉆進車子。
照片背面手寫時間戳:“1970-06-1505:45”和“1970-06-1508:20”。
片刻后,布拉德利的眼睛瞇起,他有了判斷。
這可是兩國的大人物。
基辛格本身算不上大人物,但他是尼克松的全權代表,某種意義上也是大人物了。
相同的車,相同的地點。
這不是巧合,這是秘密會晤的鐵證。
布拉德利喃喃道:“這是典型v的風格。”
信號再清晰不過,試圖把水攪渾,每次出現和平曙光的時候,v就會出手,把水攪渾。
過去這樣,現在還這樣。
該死的v又出現了,布拉德利心想。
“我的天,”編輯室的資深記者凱瑟琳·格雷厄姆和另外一位助理編輯薩拉異口同聲道。
“這是華國和阿美莉卡在秘密接觸?在獅城?
尼克松在越戰泥潭里掙扎,卻在背后和中國握手?”
房間里爆發出一陣低語。
大部分人顯然對此無法接受。
吉米退到墻角,臉色更差了,仿佛怕被卷入什么國際陰謀。
上次他沒少被聯邦調查局帶去談話。
布拉德利德高望重,是在自己辦公室接受的詢問。
其他編輯也被帶走了,但他當時因為是實習生而且是第一個拿到信的緣故,他被帶走的次數最多,在聯邦調查局呆的時間也最長。
布拉德利揉了揉太陽穴,腦中閃過無數念頭。
這會不會是內部泄密?不管怎樣,這張照片如一枚炸彈,能炸翻華盛頓的政治圈。
“安靜!”布拉德利敲了敲桌子,召集大家圍攏。“先驗證真實性。
薩拉,你聯系我們的攝影專家,比對機場布局和人物特征。
鮑勃,你查查基辛格的公開行程,他在東南亞參加會議,但這照片戳穿了謊言。
吉米,去沖杯咖啡,順便鎖上門,我們不能讓這事走漏風聲。”
沉吟片刻后,布拉德利接著強調道:“諸位,我想,這不是背叛,更不是陰謀,這是總統在為停止戰爭做最大的努力!
越戰是一場災難,想要停止這場戰爭,必須要和北越背后的華國達成協議。
這場談判是現在進行時,是為了和平而做出的努力。
是尼克松總統看清現實后的無奈選擇。
恰恰相反,把這些照片寄寄給我們的那一方才是陰謀的推手,陰謀的助力。
他們希望我們深陷在越戰的泥沼中。
希望我們在越戰前線不斷地流血,我們的士兵不斷地陣亡!不斷地付出犧牲!
我們即便要報道這件事,大家在寫社論的時候一定要秉持這個立場不動搖!”
毫無疑問,偏向于保守派立場的華盛頓郵報,在這個時候選擇和白宮站在一起。
布拉德利做出了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