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單方面的恩賜,而是互惠。
華國需要我們的技術,我們需要他們的市場和勞動力。
想想看,這能為阿美莉卡工人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帶來一個十億人口級別的市場,幫助我們從越戰的經濟創傷中恢復。
至于你的擔憂,華國可能害怕我們用完即棄,在擊敗蘇俄后轉而對付他們,這很合理。
燕京方面都是精明的戰略家,他們也會權衡風險。
但我們的保證不是空洞的承諾,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現實,尤其是經濟利益。
一個繁榮的華國,我們和華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經濟往來,我們又怎么可能讓自己的市場陷入動蕩?
如果我們與中國建立牢固的經濟紐帶,出口我們的農產品、機械和技術,進口他們的商品和服務。
這將創造一個相互依存的體系。
我們的企業將依賴華國作為供應鏈的一部分,我們的消費者將受益于更廉價的商品。
如果我們調轉槍口對付華國,那將破壞我們自己的經濟穩定,導致股市崩盤、失業激增、供應鏈中斷。
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不是在尋求短期勝利,而是在構建長期繁榮。
歷史證明,貿易能化解敵意:看看我們與霓虹的戰后關系,從敵人到盟友,正是經濟紐帶起到了關鍵作用。
服華國?我們已經開始了。
我們的初步接觸顯示,他們也厭倦了與蘇俄的摩擦,也希望結束安南的消耗戰。
我們會用行動話:減少軍事援助,轉向和平解決;承諾不干涉他們的內政。
同時,我們會公開強調,這不是陰謀,而是全球穩定的新框架。
華國知道,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蘇俄才是他們更大的威脅。
他們之間有廣闊連接的邊境,我們之間卻是廣袤的太遠。
邊境沖突就是證明。
如果我們共同努力,擊敗擴張主義,我們將進入一個多極世界,而不是零和游戲。
到那時,華國將成為我們的伙伴,而不是下一個目標。
因為一個繁榮的華國,能穩定亞洲經濟,減少全球沖突,為我們帶來更多貿易機會。
阿美莉卡同胞們,這不是冒險,而是遠見。
五十年代的我錯了,孤立無法贏得冷戰。
只有對話,才能帶來真正的勝利。讓我們一起推動這個變革,
為我們的孩子爭取一個沒有核陰影的世界。”
整個對話空前密集,尼克松了很多真心話。
原時空,一直要到訪華前夕,他才做出類似表態。
在面向全國的電視講話中宣布了自己要正式訪華,解釋是因為平衡蘇俄威脅、結束北越戰爭,并開啟全球和平時代。
和現在的法差不多。
講話后,尼克松的支持率不降反升。
在談話的最后,尼克松道:“另外我需要向全國民眾明,教授將參加今年在法蘭西尼斯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同時也將在尼斯和華國展開新一輪的對話。
教授身為全球最著名的華裔,他的參與,無疑能夠幫我們雙方建立更強的互信。
解決雙方對于立場不同而產生的擔憂。”
這次的電視對話結束后,資本家們想到了歷史上在華國攫取的巨額收益。
民眾們想到了來自華國的零星的消費電子產品。
華盛頓的議員們受到背后資本的施壓,只是質疑尼克松能不能做到,有了林燃的背書,這方面的疑慮也跟著大幅度下降。
只是在電視機前的周書楷人都傻了:
不是,你禮都收了,你現在作為談判代表去和華國談?這叫什么事啊!
周書楷一度想要潛逃了,這外交官是一天都干不下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