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謐說得很和善,但是言語中對衛瓘的不滿,也是毫無遮掩,兩人相互注視著,使得場面上的氣氛有些冰冷。
片刻后,衛瓘移開眼神,對眾人說:“我只是提出一點見解而已,魯公聽與不聽,或者說皇后聽與不聽,都不是我能左右的。”
言下之意,是他讓步了。眾人松了一口氣,但大家也聽得出來,這話語中帶著三分諷刺。
賈謐狠狠盯了衛瓘一眼,繼續對眾人道:
“事情就是這樣,今天我來見大家,是受了皇后的囑托,希望諸位能夠同心協力,勠力誅賊,還大晉一個朗朗乾坤!”
說罷,他振臂一呼,對眾人鄭重行禮道:“就拜托諸位努力了!”
賈謐這么一說,來參會的人自然都賣他面子,紛紛說些什么“為國盡力,臣子豈敢推辭”之類的話。
但上面說了這么多,只不過是這次密會的由頭罷了。
反楊,到現在幾乎已經成為所有政客的共識。但不管怎么說,楊駿是武帝欽定的輔政大臣,在此之前,也總領朝政七八年,經營的勢力已是龐然大物,在三省、禁軍、地方多個方面盤根錯節,涉及到的官員不下千人。故而在面對楊駿時,就連汝南王司馬亮這樣的宗室領袖,也難以下定決心,最后嚇得倉皇出京。想鏟除這樣一個勢力,將他連根拔起,必須要有周詳的準備。
而這次密會,就是為了在司馬瑋進京前,先拿出一個基本的草案來。
不過在此之前,還要順帶清點一下倒楊派的實力。
賈謐道:“諸位也不用有什么后顧之憂,楊駿雖然勢大,但忠于國家的人更多,這就是邪不壓正!今天我來之前,也沒想到會見到這么多忠志之士!諸位不妨先相互通報一下,也好展現一番,諸位王公大人們的拳拳報國之心。”
由于眾人此前多是暗地里交流,各自發展,誰也不知道,倒楊派這個大聯盟到底發展到了何等地步,而現在,就是嶄露崢嶸的時刻。
孟觀先道:“楚王殿下已經和清河王、長沙王、成都王三位殿下商議好了,等他一到京師,就可以共同進退!親率禁軍討伐逆賊!”
“而淮南王也愿與楚王一同進京,匡扶國難!”
這兩句話,威力極大,直接代表了四位皇子對倒楊的鼎力支持。
衛瓘接著道:“我已和汝南王聯絡過了,他鎮守許昌,不能先至,但可以領軍搖為聲援,作為威懾。”
原來他代表的是司馬亮,不過司馬亮的這個表態未免有些沒有誠意。
石崇道:“下邳王也愿倒楊,并已承諾,愿拿出一萬匹絹,賞賜倒楊的將士。”
下邳王司馬晃是如今的車騎將軍,而且還兼著護軍,有他加入,對于禁軍的掌控就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