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羨,如果你以為我要和你講述我的童年創傷,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對于我的童年沒什么可以抱怨的,和那些沒吃沒穿,在風雪中餓死凍死的人,我覺得我還是幸運的,我只是沒人關愛而已。
可事實上,又有誰能夠真正得到別人的關愛呢?父母之愛尚且如此,那所謂的夫妻之愛,兄弟之愛,就更是無稽之談。你看看這個國家,兄弟相殘,父子相殘,母子相殘,人相食,這樣的慘劇不是滿地都是嗎?我無非是在很早的時候就發現這一點罷了。
只是在發現這一點后,我感到很困惑。劉羨,你說人這種東西,是為何而生呢?
上蒼造就我們,將我們投入這紅塵人世之內,讓我們吃,讓我們穿,讓我們生,讓我們死,這其中的意義何在呢?我從小就一直在思考這種問題。
既然有日升,為何要日落?既然有花開,為何有花謝?鳥兒為什么要吃蟲?老虎為什么要吃肉?父母為什么要有孩子?人為什么懂得美丑?一天不想明白這些問題,我就混身難受,恨不得朝天空打上幾拳。
好在我總是有這種時間思考。在我六歲的時候,我阿父又娶了一名妻子,也就是我的繼母。名字我就不告訴你了,總而言之,她長得非常漂亮,也非常年輕,當時好像還不到十六。只是出身比較低微,她兄長好像是我們縣的一個亭長,為了巴結上司,所以才嫁給了我阿父。
但這不妨礙她厭惡我,這很正常,連我的親生母親都不喜愛我,何況她呢?而且,她還要為我阿父生下孩子,然后為她的孩子謀一份家業,為她的家人尋一份依靠。所以,她出于這種偉大的理由,更有資格厭惡我。
因此啊,從她嫁進來后不久,我的繼母就開始屢次刁難我。在我阿父的默認下,把放牛、劈柴、挑糞之類的本來應該是奴仆做的雜務,統統交給我這個嫡長子去做。做不好,就短我飯吃。
那段時間,想來真是辛苦啊,我本來就長得不好看,她這么一折騰,個子就更矮了。但托她的福,我有了很長一段獨處和無人打擾的時間,可以長時間地思考人生,思考人在這種種磨難中,到底有何意義。
一開始我的想法是,或許這是上蒼給人的一種試煉,一種考驗。
我阿父為了臉面,總歸還是讓我讀書的。所以我八歲的時候,從《孟子》里看來了這個道理。孟夫子不是喜歡說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然后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時我想啊,好像確實是這么一回事。你說哪個英雄人物的人生沒有困難?沒有挫折?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在克服了茫茫多的困難后,他們的人生才顯得愈發高大。如果一切都是平平淡淡,順風順水得來的,哪里能顯得出人的傳奇呢?
大概造化是一個特別喜好傳奇的神靈吧。尤其是在我聽過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后,愈發這么想。
劉羨,你應該記得吧?作為我大晉的開國元勛,王祥年輕時也和我一樣,得不到父親的注意,繼母的喜愛,簡直和我一樣。但他堅守孝道,為了給繼母治病,在冰天雪地里去剖冰求鯉。結果尚未穿冰,冰層自裂,二鯉躍出。王祥將鯉魚獻給繼母,從此家庭圓滿。人們都說,這是王祥的純孝感動了造化,方才有此結局。
我聽說這個故事后,就勸慰自己。我現在遭受的種種磨難,也都是造化給我安排的試煉,只要我咬牙堅持下去,說不定我就能感動天地,突然有一天展現神跡,就像王祥臥冰求鯉一樣,苦盡甘來,重新得到父親和繼母的喜愛。
然后在我十一歲那年,我遇到了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