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來到了西域,漢人們也沒有忘記種地的技能,這仿佛是印刻在血脈里,與生俱來的本領。
走到哪里,種到哪里。
而河西堡就宛若一道天然的分界線,將農耕區與放牧區給分割了開來。
南面的土地原本就是山石較多,都是一些稀稀拉拉的低矮植被,牛羊都不愿意吃,不適合放牧,所以直接被開墾出來種植莊稼。
北面的土地水草豐盛,是天然的牛羊草場,所以被延續用來放牧。
畢竟傳統的游牧方式抗風險能力太差,一場大雪,便有可能讓羊群死傷殆盡。
但糧食就不一樣了,雪下的越大,反而對糧食的生長越有利。
且北疆雨水充沛,基本上不會遇見干旱的情況。
唯一的問題就是北疆的天氣寒冷,就算是夏天也涼颼颼的,沒有足夠的溫差,導致糧食只能一年一熟。
可即便收獲的糧食不多,也總歸能讓普通人家維持住溫飽。
再加上每天都能喝上熱乎乎的羊奶,時不時的能吃上一頓牛羊肉。
所以,河西堡的漢民們生活也挺滋潤的。
“多好的農田啊!”
“可惜,蒙古人來了之后,又會變成荒地的。”
李驍遠遠望著農田,心中感慨說道。
北疆天氣寒冷,導致糧食的生長周期與中原不同,地里種植的是春小麥,春天播種,秋天收獲,冬天休耕,一年只有這一季。
此時已經初夏,農田里的麥苗已經露出了嫩芽,遠遠的望去就像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原。
但是等蒙古人來了之后,這些農田將會不復存在,變成長著稀疏野草的荒地。
畢竟蒙古人的夢想是將全天下都變成他們的草場。
蒙元統治中原九十年而被推翻,固然有吏治敗壞,苛捐雜稅等原因。
可更重要的原因還是蒙古人將中原大片的農田變成草場,再加上僅有的農田又面臨世侯地主的土地兼并。
導致底層農民無地可種,實在是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
而河西堡的村民如果沒有了這些田地,只靠著牛羊,恐怕又要回到那種忍饑挨餓的狀態了。
“就算是為了百姓們能吃飽飯,也不能讓蒙古人來禍害北疆。”李驍心中暗暗想道。
然后又轉頭看向了身后不遠處的一個少年。
“大虎,二叔今年還要繼續墾荒?”李驍開口問道。
“你家就這幾口人,都已經有這么多地了,能種的過來嗎?”
這個少年十四、五歲的模樣,身材挺拔,面帶憨厚,眉眼之間與李驍有那么一兩分的相似。
他是李驍的堂弟,李大虎。
今年十四,比李驍小了一歲,比李二虎大了一歲。
是李驍親叔叔的大兒子,另外他還有個弟弟,名叫李二豹,今年十一,比三豹大了一歲。
一龍、兩虎、兩豹,這就是李家這一代五兄弟。
年齡分別是十五、十四、十三、十一和十歲。
除此之外,李驍還有一個親姐姐,名叫李大鳳,已經嫁到了二十里外的河東堡。
還有一個親妹妹和兩個堂妹,都是云英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