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制度,并非是蕭思摩的首創,它最早起源于金國初年。
靖康之變后,很多宋國將領投降金國。
為了安置這些降將,又不想將他們納入女真的猛安謀克體系,以免影響女真本身的戰斗力。
于是女真人便是仿照猛安謀克制度,創造出了千戶制度。
本質上猛安謀克制度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另一套班子,換一個說法罷了。
就像是滿清創建了漢八旗一個性質。
但千戶制度的出現,確實極大的穩固了金國對宋國降軍的統治管理。
剔除了原本宋軍中的冗雜軍官,簡化了行政管理,增強了軍隊的戰斗力。
也成為了金國百萬大軍力壓周邊強國的關鍵。
蕭思摩便是借鑒了金國的千戶制度,準備在北疆搞一套適合自己的千戶制度。
“只是這樣一搞,原有的堡寨結構肯定會受到影響。”趙鐵柱微微皺眉的樣子說道。
考慮的還是這次改革對自身的影響如何。
“一百戶牧民單獨劃分成一個百戶,那堡中比一百戶多出來的人呢?”秦開山說道。
這豈不是要將他們堡寨的實力,給分化掉一部分?
“多出來十戶、二十戶的,契丹人恐怕也不會如何,但是如果更多的話,恐怕就要被強制分離出來了。”李驍搖頭說道。
這樣的改變,其實對小規模的堡寨更有利。
人數越多的堡寨,反而會被拆分的七零八落。
堡主的地位和實力,將會一落千丈。
就像是河西堡,最初有兩百多戶,而在吸納了三河堡和侯寨的人之后,如今已經有將近四百戶了。
李驍準備隱藏一些戶數,但至少也會被分為三個百戶。
如果李驍沒有成為這個千戶的話,頂多只會成為其中的一個百戶,權力相比于之前,一下子縮水了三分之一。
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啊!
“編戶齊民一旦開始,金州恐怕還會繼續亂起來。”前合寨主搖頭說道。
他倒是不怎么擔憂。
因為齊云寨是小寨,戶數甚至都達不到一百,說不定還能分潤幾戶人口呢。
可那些大寨必然不會甘心。
“這是必然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對之前那些既得利益者動刀子,從他們身上割肉,肯定會激化矛盾。”
“可是,蕭思摩的兩萬大軍就在金州,完不成編戶齊民,他們是不會走的。”李驍沉聲說道。
兩萬東都軍坐鎮,誰敢亂來,頃刻間將會被碾為齏粉。
這場葛邏祿叛亂算是被蕭思摩給玩明白了。
完全成為了他進一步掌控北疆的階梯。
“蕭思摩此人,果真如大龍所說,心機頗深啊!”秦開山搖頭嘆息道。
“只需十年的時間,我金州將徹底被契丹人掌控。”
別人看到的是如今多幾戶、少幾戶牧民的利益之爭,而秦開山看的更為長遠。
憂心忡忡的說道:“以前咱們是寨主來管理寨民,不鳥契丹人的摻活。”
“可是以后變成了千戶和百戶,就不一定是誰說的算了。”
很簡單的道理,以前的漢民堡主、寨主都是自己產生的,不受契丹人的影響。
可是一旦千戶、百戶制度實行起來,無疑便是給金州諸堡寨和游牧部落,套上了一層枷鎖。
初期可能依舊任命原本的寨主、首領作為百戶、千戶。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底層牧民們對這一套制度的認可度加深。
那么各百戶和千戶,恐怕就要逐漸換人了。
由原本堡寨內部產生、留守府確認的人選,變成留守府直接任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