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百姓也被這一幕嚇愣了,高高在上的守將,說殺就殺了,于是他們對金州軍的畏懼更深了。
殺雞儆猴,這是必要手段。
最重要的是,殺掉了這些黨項官員和將領,是為了減少隱患。
沒有了他們帶頭,就算是有人想要造反,也只是一盤散沙,沒有那個威望去聚攏人心。
至于王大牛等人,乃是既得利益者,只會幫助金州軍安撫百姓,不會輕易造反的。
……
敦煌,是傳統意義上古漢地最西端的城鎮,也是河西走廊的終點。
而玉門關和陽關,就像是敦煌向西伸出去了兩只觸手,一南一北,扼守住了南北絲綢之路的咽喉。
三個地點呈現出三角形狀,相互依托。
若有哪方遭遇攻擊,消息很快便會傳遞到敦煌,隨后傳向瓜州。
這一日,一名西北方向而來的騎兵打破了敦煌的平靜。
風塵仆仆,滿身黃沙,來到城門前,大口大口的喘息,對著城門士兵說道。
“快,快去向刺史大人和副統軍使大人匯報,玉門關遭遇強敵圍攻,急需支援。”
守城隊頭臉色瞬變,不敢耽擱,連忙帶著士兵去了統軍府。
見到了敦煌的最高軍事長官,西平軍司的副統軍使籍辣思義。
這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將領,虎背熊腰,面色兇悍,坐在那里便給人一種很不好惹的氣勢。
聽聞玉門關被圍之后,噌的一下站了起來,憤怒說道。
“包圍玉門關的是哪方人馬?高昌還是吐蕃?有多少人?”
傳信的士兵說道:“我們,我們也沒弄清楚是哪方人馬。”
“趁著對方還沒圍城,守將大人便派我趕緊過來匯報。”
“至于人數,守將大人說有十萬人……”
聽到這話,籍辣思義頓時繃不住了,大聲罵道:“簡直是一頭蠢豬。”
“連豬都要比他聰明。”
他罵的,自然是玉門關的守將。
完全是一頭蠢豬,一點有用的信息都沒有。
還十萬大軍包圍玉門關?
吹死他吧!
高昌王國要是有十萬大軍,早就征服整個西域了。
吐蕃大軍雖然有十萬,但如今早已經不是唐朝時期了,吐蕃內部分裂嚴重,彼此內斗還來不及呢。
怎么可能聚集十萬大軍圍攻一座小小的玉門關?
但是不管如何,玉門關被圍是真的。
“來人,全軍戒備,準備戰斗。”
籍辣思義大聲喝道。
隨后又挑選了一支探騎,前去玉門關打探情況。
不久后,敦煌刺史張興華急匆匆的趕到了統軍府。
“籍辣將軍,我聽說玉門關被圍了?”張興華沉重的聲音說道。
短短時間內,敦煌城內,該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
“是被圍了,不過別擔心,我已經派人前去打探情況了,隨時前去支援玉門關。”籍辣思義沉聲說道。
看情況而定,若真的事不可為,那就必須放棄玉門關,全力防守敦煌城。
不然的話,一旦敵人在半路埋伏,那么敦煌守軍可就危險了。
“到底是什么人敢打玉門關?高昌人還是吐蕃人?”張興華憤怒說道。
“還不清楚,但左右不過這兩個。”籍辣思義沉聲說道。
從地理位置上看,只有這兩個國家有動機和能力,去攻打玉門關。
“還是要盡快弄清楚敵軍是誰,本官也能寫折子,快馬送去興慶府。”張興華說道。
幾天后,派去玉門關的探騎回來了。
原本十幾個人的小隊,最終卻只回來了兩個人。
而且全部帶傷,其中一個剛進城就死了。
“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