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拿起騎兵刀,目光看向了眾將,最終落到了李大山的身上。
“李大山!”
“末將在。”
李大山立馬站了起來,眉眼之間露出了微微的欣喜之色,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什么。
而且論資歷,從李驍還是個堡主的時候,他就跟隨左右。
論能力,他也立下過赫赫戰功,大漠的十三個千戶軍,在他的管理之下,俱是井井有條。
所以,這三個都統之中,必有李大山的一個位置。
“任命你為第三鎮都統,兼任大漠護軍將軍。”
說著,李驍將騎兵刀交到了李大山的手中。
騎兵刀,正式的名字叫做武戎刀,是金州軍的制式軍刀,不僅僅是一把兵器,更是身份和榮譽的象征。
從百戶向上,每一名軍官在任職的時候,都會由李驍親自授予騎兵刀。
百戶刀柄處有一顆銀鑄狼頭。
千戶刀柄處有一顆金鑄鷹首。
萬戶刀柄處有一顆金鑄獅子頭。
都統刀柄處則是一顆金鑄虎頭。
而李大山之前的正式職位是千戶,和之前的騎兵刀相比,雖然只是裝飾品換了個虎頭。
可卻是讓李大山愛不釋手。
授刀結束之后,李驍對第三鎮的編制進行了安排。
“第三鎮下轄十二個千戶,三個萬戶。”
“千戶朱大昌,千戶陳二強,千戶……”
李驍點齊了十二個名字,有些人正在帳中,對著李驍撫胸行禮。
“你們十二個千戶府,歸屬第三鎮統轄。”
“遵命!”朱大昌等人重重的聲音喝道。
金州三鎮各自下轄的千戶府,并非完全按照地域來劃分的,而是有一定的隨機性。
就像是李大山鎮守的大漠,有十三個千戶。
但是,這十三個千戶中,李驍只將其中的五個千戶,劃入了第三鎮。
其他八個千戶,分別屬于第一鎮和第二鎮。
李大山只能以大漠護軍將軍的身份,對這八個千戶進行軍事指揮,卻不能插手這八個千戶的民政事務。
這八個千戶的民政權力,依舊歸屬于其他兩個鎮的都統。
李驍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雖然無法實行完全的軍政分離,那么在可能的范圍下,限制統兵將領的權力。
若是李大山麾下的軍隊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對其擁有絕對的軍政大權。
山高皇帝遠,時間長久下去,必然會形成地方割據。
這不是李大山忠不忠誠的問題,而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意志,所推動著他不得不邁步。
所以,在軍鎮建立之初,李驍便對上層進行簡單的軍政分離。
李大山只對大漠中的五個千戶,擁有絕對軍政大權。
對第三鎮在金州的其他七個千戶,擁有絕對的民政大權。
對大漠其他八個千戶,只是以護軍將軍的身份擁有暫時的統兵權。
任命結束之后,李驍指向了一副棉甲說道:“這幅白色棉甲,便是你第三鎮的甲胄。”
“今后,第三鎮懸掛白色的日月戰旗,以此作為與其他兩鎮的區分的標志。”
“遵命。”李大山喝道。
今后,白甲軍的稱呼就要落到第三鎮的頭上了。
之所以要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三個軍鎮,主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士兵,基本上都不識字。
但是他們卻認得顏色。
在戰場上那種混亂的環境中,士兵一旦失散,只需要看見自己所屬的顏色,便可迅速歸隊。
“任命李二江,為第二鎮都統,兼任金山護軍將軍。”
“第二鎮下轄十二個千戶,三個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