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率領金州三鎮大軍,凱旋班師。
只不過就在他剛剛離開烏布蘇草原不久,一支六人騎兵小隊,押送著兩名草原人追趕了上來。
“報,大都督。”
“李三河萬戶急報。”
此時的李驍騎著一匹高大的黑色戰馬,身穿一件黑色鑲金棉袍。
畢竟甲胄太過于沉重,即便是金州制造的棉甲也有三四十斤左右。
所以,若不是戰爭的時候,士兵們很少穿戴甲胄。
而且金州軍的探騎往往分布周圍二十里左右,即便是真的遇見敵人襲擊,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穿戴甲胄。
“呈上來。”
李驍沉聲說道。
隨后,親兵便將一封信件遞交給了李驍,并且轉述說道:“前幾天,第三鎮的牧民在放牧的時候,遇見了兩名草原蠻子。”
“將其抓住之后逼問,得知他們是受派于一個叫古爾汗的人,送信給金州最大的官。”
“李三河萬戶收到消息之后,不敢怠慢,將信件和那兩名草原蠻子一起送了過來。”
古爾汗?
李驍聽到這個名字,先是一愣,隨后立馬想到了這是誰了。
扎木合!
雖然這個家伙在歷史上只當了不到兩個月的古爾汗,但人家畢竟也是草原大部分部落承認,共同推舉的草原大汗啊。
如今的鐵木真,無論是聲望還是實力,在扎木合的面前都是弟弟。
隨后,李驍將信件打開,里面是用漢字寫的。
在鐵木真創建蒙文之前,草原上并沒有統一的文字。
像乃蠻部等西部的游牧部落,使用的回鶻文。
而像克烈部、塔塔爾部等靠近漢地的部落,部分在使用漢字,也有使用粟特文字的。
雖然扎木合的這封信,一看就是讓別人寫的,而且還很不規范,字跡潦草,很是匆忙的樣子,但李驍好歹也能認得意思。
“尊貴的遼國大都督閣下,鐵木真此人,堪稱草原毒瘤,野心吞天,妄圖獨霸草原,全然不給我等部落生存之機。”
“我札達蘭等九部與遼國,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
“鐵木真若壯大,必覬覦西方草原,圖謀從遼國手中奪回乃蠻舊地。”
“我草原漢子敬重勇士,然鐵木真貪婪殘暴,實乃絕非可信之人,若其得逞,草原將無寧日,我等亦無立足之所。”
“故當下,你我雙方應速結盟,攜手共御鐵木真,為保家園安寧、子孫繁衍,我草原兒郎愿與遼軍并肩,阻此禍水,護我草原!”
這封信并不長,但李驍卻從中了解到了幾個關鍵信息。
闊亦田之戰結束了,與歷史上一樣,王罕和鐵木真的聯軍大勝,此戰奠定了鐵木真統一草原東部的基礎,同時也為他和王罕的決裂埋下伏筆。
但扎木合等人的結果卻發生了改變。
歷史上的扎木合是被王罕活捉,順勢投降,然后與桑昆一起使壞,勸說王罕與鐵木真決裂。
等到克烈部被鐵木真滅亡之后,扎木合又一路向西,跑到了乃蠻部勸說太陽汗攻打鐵木真。
但是現在,部分歷史已經發生了偏轉,扎木合沒有投降王罕,而是直接跑來了乃蠻,也就是如今的西海。
隨后,李驍又命人對那兩名扎木合的信使進行審問,對扎木合的目前狀況有了了解。
雖然算不上是喪家之犬,但也算不上多好。
乞顏部的軍隊正緊追不舍,一副要將其徹底消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