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內還設有長史、司馬、六曹參軍事等屬官,協助都護處理日常事務。”
……
一個時辰后,顧自忠兩人離開了書房,李驍獨自一人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毛筆,面前放著一張空白紙張。
腦海中則是在思索著都護府的建立事宜,尤其是官吏的任命更是重中之重。
經過兩人的講解,李驍對北庭都護府的結構有了基本的了解。
以李驍后世的企業管理眼光來看,這個結構比較粗糙,漏洞太多,并不完美。
但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實踐證明過的最好架構了。
太過精細反而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官員的冗沉。
簡單粗暴的管理往往才更加有效。
所以,李驍決定先仿照北庭都護府的架構,簡單的改變后,組建北疆都護府。
至于更精細的管理架構,等到日后真正需要的時候再行設立。
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官吏的任命。
副都護?根本不用考慮。
有李驍一個都護就夠了。
北疆都護府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人存在。
所以,他在紙上寫得第一個職位就是長史。
這個位置算是文官之首,相當于一國宰相。
可想起老朱和李善長、胡惟庸的事情,李驍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
“先讓它空著吧!”
所謂的朝堂斗爭,歸根結底就是君權與相權的爭斗,兩者的關系是此消彼長,很難共生。
反正李驍也沒有想過要當一個吃喝玩樂的昏庸之主,勤奮一點也是應該。
“日后倒是可以設立軍機處來處理公務。”李驍輕聲說道,隨后便在長史兩個字上輕輕劃了一道。
緊接著就寫了‘司馬’兩字。
主要協助都護處理軍務,包括軍隊的訓練、調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相當于后世的參謀長。
只要不給他染指兵權的機會,就可以設立。
“九猛安合倒是適合這個位置。”李驍喃喃說道。
九猛安合的資歷比李驍還要深,在北疆有著很高的威望。
這樣一個人,將他放在外面繼續領兵,李驍也有些稍稍不放心。
畢竟蕭思摩時期,各州都督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很容易造成州部割據,李驍的崛起就是明例。
所以,都督這一職位必須裁撤掉,然后對北疆七州實行簡單的軍政分離,防止一人獨攬大權。
如此一來,讓九猛安合再留在七河就不太合適了。
于是,李驍決定將都護府司馬的位置交給他。
這個位置地位高,職權重,負責幫助李驍處理軍務,制定作戰計劃。
是明面上的北疆軍方第二人。
但是,司馬的任何命令都要經過李驍確定之后,才能傳達至各部軍鎮。
只是權重,但并不直接染指兵權。
所以,這是最適合九猛安合的位置。
確定了司馬人選之后,李驍又寫下了錄事參軍、倉曹參軍、功曹參軍、兵曹參軍、工曹參軍和法曹參軍幾個職位。
這些參軍才是都護府真正辦事的人,李驍沒有那么快下決定,而是放下了毛筆,飲盡了杯中茶水,站起身來喝道。
“來人,備馬。”
“去城中各處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