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眼中瞬間亮起光芒,臉上滿是激動,卻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
武備學堂有著嚴格的紀律,即便再興奮,也必須遵守規矩。
即便是李世昭犯了錯,也一樣會受罰。
此刻的他站在隊伍最前面,心里更是激動不已,握緊拳頭,腦海中浮現出父親李驍的身影。
越發想念父親,也越發渴望早日長大,像父親一樣征戰沙場,為大秦建功立業。
總教官看著學生們的反應,滿意地點點頭,繼續訓話:“勇士們,你們要記住,弱肉強食是這個世界的規矩。”
“遼國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它腐朽、弱。”
“而我們大秦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有大王的帶領,有無數將士的犧牲。”
“你們來到武備學堂,就是要學習本領,將來報效國家,報效大王。”
“日后,你們要隨大秦的軍隊一起南征北戰,要讓大秦的旗幟,插遍天下每一個角。”
“報效國家!報效大王!”
“報效國家!報效大王!”
……
學生們一遍遍的齊聲喊道,聲音比之前更響亮,眼中滿是熾熱的光芒。
訓話結束后,教官們開始逐個為每個班講解戰況。
從伊犁河之戰的開端,到察赤之戰的決戰,再到生擒耶律直魯古的追殺,每一個戰例都講得繪聲繪色。
同時,他們還向學生們介紹了戰爭中涌現的秦國勇士,講述他們如何奮勇殺敵、為國犧牲的故事。
李世昭聽得格外認真,他將這些戰例和勇士的名字記在心里,暗暗道:“他們是大秦的英雄。”
而站在他身邊的石烈山,也聽得入了迷,眼中的迷茫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對“大秦勇士”的向往。
……
咸陽城,將軍府內的書房里。
李東江正與渭北巡撫高忠義相對而坐,案上攤著一份剛從金州傳來的捷報,上面“滅亡遼國、拓地三千里”的字樣。
高忠義捧著捷報,手都有些發顫,猛地一拍桌案,聲音里滿是激動:“大秦~“
“這是大秦的萬世基業啊!”
“想當年咱們跟遼國周旋,多少兄弟折在他們手里,如今終于把這心頭大患給除了。”
“三千里疆土入我大秦,以后子孫后代,都能享這份榮光。”
李東江卻顯得格外淡定,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緩緩開口:“高大人稍安勿躁。”
“以大秦如今的國力,解決遼國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大王早就布好了局,從練兵到籌糧,哪一步不是深思熟慮?現在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
話雖如此,他眼底還是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作為看著李驍從河西堡起兵的骨干,他比誰都清楚,大秦能有今天,付出了多少代價。
高忠義也漸漸平復了情緒,坐回椅子上,感慨道:“話是這么,可真當捷報傳來,還是忍不住激動。”
“對了,將軍,本官這里也已經收到了大王的另一道命令。”
“大王的意思,是把各州娶不上婆娘的光棍都征召起來,組建西域開拓兵團,派去新征服的遼地屯墾。”
“到了那邊,還是按照我秦國的規矩,每人都能分到租種土地和草場,還能領到俘虜的女子做婆娘。”
“西域開拓兵團?”李東江微微點頭,對于這個消息他還不太清楚。
因為秦國已經開始了軍政分離,各管各的事情。
征召光棍是屬于巡撫府的事情,命令是直接發給高忠義的,而軍隊只需要配合便好。
所以李東江很是輕松,呵呵一笑:“聽這次西征,光是俘虜的女子就有四十多萬,足夠配給這些光棍了。”
“竟然有四十多萬?”高忠義眼睛一亮,對于西征戰果相關的事情,他還真不如李東江清楚。
于是立馬高興道:“這可真是解決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