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跑掉的鮮卑人,張易無所謂。
他并不嗜殺,又來自后世,習慣多民族共處。不過目前想讓鮮卑人理解這些,太早了,還得先打疼他們,讓他們知道,大漢能打得匈奴遠遁,同樣能讓鮮卑人不敢過陰山。
這一次先讓鮮卑人了解一下漢軍是怎么防守的,告訴他們輕易入寇的事情,以后沒有了,牧民就要安心放羊,想得太多,會連羊都沒得放。
三千人防守盧龍塞,因為關塞很險要,雙方都展不開兵力,因此太史慈有足夠的機動兵力,加上簡易版的箭枝儲備充足,他支持到明年開春,一點問題都沒有。
荀攸駐守的濡水下游,相對要吃緊點,畢竟他們是在濡水沖積平原上防守騎兵。
鮮卑人通過投擲石塊,壓得柵欄后面的漢軍輕易不敢冒頭,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他們已經能沖過柵欄,只是沖過柵欄后,怎么進攻柵欄后面的暗堡,鮮卑人還在想對策,
鮮卑人中不乏聰明人,拓跋狐就是多思多慮的聰明人,他是跟著大批鮮卑人,繞到柳城過來的,在柳城鮮卑人突襲遇阻后,用石塊攻擊柵欄,就是他想出來的戰術。
鮮卑人是騎兵,還都有弓箭,卻對箭枝看得很寶貴,尤其是進攻柵欄后面的地堡,他們如果對射,除了浪費箭枝,根本取不到戰果。石頭卻不同,濡水下游地面上,全是河水帶下來的石頭,隨便就能刨出很多卵石,非常適合投擲。
拓跋狐不僅獻出投石的計謀,還有個人型投石機的兒子,很快脫穎而出,被柳城來的東部單于賞識,火線提拔為骨都候,分配五千牧民給他指揮。
拓跋狐新官上任,帶著新分到的牧民,就得再立新功才行,很快就想到計策,他趁著黎明,帶人來到從來沒有攻打過的一段柵欄外面等著,大約離剛才的主戰場足有五六里路,因為河道周圍地勢崎嶇,不便于騎馬,一直是他們忽略的地方。
觀察好地型后,拓跋狐隨即就做了戰場動員。
“漢軍人數少,不可能都有守衛,這里河道最窄,柵欄后面應該沒有什么兵,最多有幾個觀察哨,我們每人帶上一包石頭,快步朝前沖,先從這里打開缺口,然后繞到他們后面攻打。一路往東推過去,只要有人從地上冒頭,就給他砸進去。”
結果也確實如拓跋狐所說,他們接近到柵欄五十米,才有漢軍從柵欄后冒頭,隨后看來是陸陸續續跑過來的,也就上百人,不過每人都有弓箭。
因為幾十米外都是鮮卑人,漢軍躲在柵欄后面,基本上不用瞄準,直接不停拉弓就行,只是一會兒就射傷了好幾百人。
看到鮮卑人往后退,躲在人群中的拓跋狐立刻喊道:“不要退,不然等增援的人多了,我們更沖不進去了。”
拓跋樹當然要響應他老子,他沖在最前面,速度很快,胸口還掛著一個長長的皮口袋,里面都是石頭,射他的箭要么沒中,要么被皮口袋里石頭擋住了,居然就被他沖到柵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