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想通后,賈詡立刻對郭嘉表態,以后會把精力放在張易關心的事情上,就是怎么能讓更多人移居到港口和島嶼。
郭嘉立刻投桃報李,允諾把退伍斥候送給賈詡。
這個時候再看地圖,賈詡就覺得中原真的很小,外面那么大底盤等著去開發,何必要在大漢內部打生打死的。
“這些島嶼上有人嗎?”
“老師說過,稍微大一點的島嶼就有土人,不過那些土人比山越還落后,上面的氣候環境卻和南海郡差不多。”
“所以是平東軍最先被派出去,因為他們對付這些土人最有經驗。”
郭嘉聽賈詡說了個‘派’字,笑著糾正說:“流放。”
“是,流放,江東這里本來就缺人,經不起再流放了,南陽袁術窮兵黷武,治下百姓苦不堪言,有奉孝送來的退伍將士,我們可以救一些人出來,免得他們被餓死。”
“是極,是極,荊州劉表治下水賊遍地,文和同樣可以幫幫他們,還有兗州冀州,鄉野村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真是太可憐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幫他們找個出路,是應該的。”
“哈哈,當年太平道作亂,冀州戰場殺死了十來萬黃巾,豫州戰場的黃巾更多,都被老師完整帶回會稽,結果怎么樣?北方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送來會稽的黃巾卻在江東安居樂業,現在會稽輸送整個大漢的大米,都是當年黃巾老弱耕種的,我們輸送到大漢各地的奢侈品,一半以上是黃巾將士造出來的,同樣一個人,就看你怎么用他們。”
“是啊,三十年前誰想到荒蠻的江東會變成現在這般光景?”
“老師說這些海島都適合種植稻米,有的島嶼終年如盛夏,可以一年收獲三季。”
在大漢,大米是硬通貨,魏記通商天下,各郡各縣官府都對魏記商隊禮敬有加,就是因為他們手里有大米,在十年九災的年代,只有手里有糧,心中才不慌。
聽說島嶼上可以一年三季稻米,賈詡呼吸都急促了。
賈詡想想家鄉武威,一到冬天非常難捱,凍死餓死很常見,老弱能捱到春天就算命大,而且年復一年,沒有盡頭。
張易精明無雙,連中原都看不上,肯定看不上武威這種地方,在人手有限情況下,怎么選擇不言而喻。
賈詡看著地圖上的夷洲島,對面就是會稽,現在兩邊都有張氏族人,平東軍打下南海后,因為自己突然的舉報,立刻回軍駐扎在南安港,分出一半去了對面夷洲,現在進可攻,退可守,在這種山林之地,北方就算來二十萬大軍都打不過平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