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在城墻外面的石頭,不是越大越好嗎?需要特意砸成腦袋大小嗎?
兩三萬的民工雖然慌亂的爬上坡,到了坡上后卻沒有離開,隨即就被組織起來,拿石頭排成行,石堆處也有人排成行,兩排人聽命令,砸完石頭就跑回來取石頭,有工頭帶著跑,不要快,也不能慢,兩隊來回交錯跑,反正看不見敵人,民工絲毫不亂。
在他們后面不遠處有很多高木架子,施工時是工匠站的,站在上面吹喇叭舉旗子,指揮下面人先挖哪里的土,再挖哪里的土,堆到什么地方,或者警告偷懶的民夫趕緊工作。
現在這些高架子上面還是那些工匠,還是吹喇叭和舉旗子,卻成了戰場瞭望手,指揮下面民工什么時候砸,什么時候停止,對方只要不爬上高坡,弓箭就射不到高架子上面的人。
兩萬多民工聽命令砸出去的石頭雖然傷了上千人,三萬五千的荊州士兵卻沒有受多大影響,但是被逼退平臺后,就無法攻進襄陽城。關鍵是高堆上還有幾百人從斜坡缺口往外射弩箭,一箭傷一人,讓荊州兵都退得遠遠的,好多兵已經從對面坑里跑上去。
為了怕冷箭,黃祖和蔡瑁都沒有下坑,見到攻擊受阻,兩個人很快湊到一起,開始商量怎么辦。
張易問黃祖:“黃府君,本將來之前聽說襄陽要筑城,可他么怎么會知道工地是這樣啊?靠近有石頭,稍遠有弩箭,沒法進攻啊,現在怎么辦呢?”
黃祖也麻爪了,他們三萬多軍人,沖不過兩三萬民夫的工地防線,離城門還有五六里,這仗以后還怎么打?
可士氣不能泄,黃祖笑著說:“原來還怕埋伏,現在看來,襄陽城里沒有兵,只能用民夫來擋我們,命令讓弓箭手沖出去,靠近后往里亂射,民夫膽氣不壯,只要弓箭飛過高坡,就能嚇跑他們,我們就可以趁勢拔城了。”
命令很快被侍衛傳遞下去,下面弓箭手也開始分組,然后沖過去射箭,但他們都是水戰用的短弓,射程不過五六十米,沖到半路就有人被弩箭殺死,趕緊射上一箭往回跑,并沒有幾箭射過高坡。
每人手下也就千余弓箭手,散開在這么長戰線上,也看不見目標,零星落在高坡對面的箭枝,想射中人,幾率太小,根本起不到嚇跑民工的作用。
坡上通道口弩箭不僅射程遠,還很準,專挑膽大的弓箭手瞄準,敢往前沖的弓箭手被清除后,嚇的掉在地上的弓都沒有人撿,前后不過幾十輪,張允就讓停止攻擊。被射傷得弓箭手越來越多,剩下的弓箭手越退越遠,根本射不到高坡了。
沒等張允再問計,黃祖就說:“總不可能退兵吧,先耗著吧,到了晚上再想法偷襲。”
這一天是約好的進攻時間,城外大軍發起進攻了,城內的內應當然也要發動,可是當他們糾集好家丁扛著武器去搶城門時,卻在路口受到工匠的襲擊。
這些在路口不遠處蓋房子的工匠,現在手里不再是斧頭鑿子,而是變成長槍和弩弓,腰上還掛著腰刀,武器比正規軍還犀利,這些家丁被工匠圍住后,根本不敢反抗就丟掉武器,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