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保持間距!”老狼低聲催促,他緊跟在何雨柱身后,每一步都踏在濕滑、布滿藤壺和海藻的礁石上,異常小心。
訓練,就在這最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開始了。
何雨柱設定的第一個目標點是一公里外一處視野開闊、能俯瞰預定接應點“alpha-7”的海岬。這段路在平地上或許不算什么,但在這里,每一步都是挑戰。他們需要在齊膝深、冰冷湍急的海水中跋涉,在濕滑如冰的巨石上攀爬,在狹窄得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的巖縫中擠過。沉重的裝備和濕透的衣物極大地消耗著體力。
何雨柱的速度極快,步伐穩健得如同在平地上行走,對海岸地形似乎了如指掌。他不斷變換路線,時而涉水,時而攀巖,時而在布滿鋒利牡蠣殼的巖脊上快速通過,逼迫小隊成員高度集中精神,適應這種無路之路。隊員們很快氣喘吁吁,汗水混著海水從額頭滾落,但沒人敢掉隊。
抵達海岬后,何雨柱沒有立刻讓大家休息。
“找地方隱蔽!五分鐘后,我來找!被我發現的人,今晚守夜!”他冷冷丟下一句話,自己則迅速消失在嶙峋的巖石和灌木叢后。
隊員們立刻散開,利用海岸線特有的地形進行偽裝:有人鉆進被海浪沖刷出的巨大巖洞陰影里,將身體緊貼冰冷的巖壁,用苔蘚和碎石覆蓋露出的裝備反光;有人匍匐在低矮的灌木叢下,將迷彩服沾滿沙土和枯草葉;老狼甚至冒險爬上一塊突出的礁石,將身體緊貼巖石的紋理,利用巖石本身的顏色進行偽裝。
五分鐘后,何雨柱出現,他目光銳利地掃過整片區域,指出了幾個偽裝不到位的地方,比如靴子露在陰影外、頭盔輪廓過于明顯、呼吸導致身體輕微起伏等。
訓練反復進行了多次,直到所有人都能有效地融入這片嶙峋海岸的背景色中。
接著何雨柱在海岬上選擇了幾處絕佳的預設火力點:一個能覆蓋下方淺灘和部分海面的天然石堡,一個位于高處、視野極佳但相對暴露的巖縫平臺,以及一個靠近撤退路徑、能提供側翼掩護的低洼礁石群。
他詳細講解了每個火力點的優劣勢、射界范圍、可能的敵方進攻路線。
“假設敵人從海上登陸艇或直升機索降,”何雨柱指著下方的灘涂,“石堡機槍壓制正面,高點狙擊手優先清除敵方重火力(如rpg手、機槍手)和指揮官,側翼火力點負責清除試圖迂回的敵人,同時掩護石堡和狙擊點的撤退路線。注意火力交叉,避免誤傷。”
他要求小隊成員輪流進入不同位置,模擬射擊角度,熟悉轉移路線,并練習在隊友火力掩護下的快速移動。
下午的訓練更側重近身和無聲作戰。
何雨柱利用海岸特有的環境設置障礙:布滿濕滑苔蘚的狹窄通道,只能手腳并用爬行的低矮巖洞,海浪聲掩蓋下的突襲點。他親自示范如何在濕滑巖石上無聲移動(利用腳尖和腳掌外側接觸著力點),如何利用海浪拍岸的巨響掩蓋腳步聲發起突襲,如何在狹窄空間內使用匕首和槍托進行無聲格殺。
他讓隊員兩人一組進行對抗練習,要求全程保持靜默,只允許使用肢體動作和眼神交流。失敗者往往會被冰冷的海水澆頭,或者被何雨柱用訓練匕首“割喉”。
訓練殘酷而高效,隊員們身上很快布滿了擦傷和淤青,但眼神卻越來越銳利,動作越來越利落。
訓練間隙,何雨柱又進行了通訊設備的講解。
“頻道設定在xxxx,備用頻道yyyy。手勢信號復習:發現目標、掩護我、需要支援、撤退方向”他強調在復雜環境和可能存在的電子干擾下,保持通訊暢通和小隊成員間默契的重要性。
他模擬各種突發情況:隊長“陣亡”時由誰接替指揮;通訊中斷時如何用約定好的手勢和哨音(模仿海鳥叫聲)進行聯絡;如何在火力掩護下救助“傷員”并后撤。
夜幕再次降臨。
海風變得更大,帶著刺骨的寒意。
一天的極限訓練下來,“暗影”小隊的六人幾乎筋疲力盡,濕冷的衣服貼在身上,肌肉酸痛無比,但精神卻異常亢奮。
他們圍坐在何雨柱選定的一個背風、隱蔽的巖洞里,巖洞里燃起了篝火,所有人都在吃c口糧,火堆上面用軍用飯盒燒著魚湯,隊員們吃著口糧,眼睛都盯著那幾個飯盒。
“真香啊!”
“是啊,我也是海邊長大的,魚也沒少吃,這湯怎么這么香!”
“吃都堵不上你們的嘴。”老狼呵斥道,不過他也在咽口水。
過了一會何雨柱喊道:“好了。”
所有人都湊到火堆跟前,一人拿過一個飯盒,顧不上燙就想喝。
“都急什么,吹吹,燙壞了,明天你們怎么吃東西。”何雨柱道。
“呼,呼,呼”一片吹氣聲。
然后又是一片“胡嚕,胡嚕”的喝湯聲,根本停不下來。
這一飯盒熱湯直接驅散了疲累,也驅散了寒冷,何雨柱放了辣椒,每個人都喝得滿頭大汗。
“真好喝,老板明天還有么”
“是啊,老板,明天還有么”
“你們好好訓練,就有,不好好訓練你們就吃單兵口糧吧。”
“我們肯定好好訓練。”
“對啊,為了這口湯,我們也要好好練。”
“感情以前你們跟我練不出全力是因為吃的不好”老狼郁悶道。
“你的訓練方法不行,激發不了潛力。”何雨柱道。
“知道了,老板,我會跟您好好學的。”
“這次就是帶你們訓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