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最終資金池:
初始資金+期市盈利-收購九龍倉耗資=7.3億+6.3億-4.1億=9.5億港幣
這還不包括小滿北美/歐洲股市撤出時帶來的約20%收益(約1000萬美金,5000萬港幣),以及珠寶精品后續拍賣的收益。
實際可動用現金已突破10億港幣大關!
短短一個多月,投入7.3億,不僅鯨吞了價值遠超此數的九龍倉控股權,賬上還躺著超過10億港幣的龐大現金!
這堪稱一場教科書級的金融閃電戰加完美收割!
“干得漂亮,令儀!”何雨柱贊賞道,然后把報告遞給下手的阿浪,“還有你的整個團隊,辛苦了!告訴他們,獎金按最高標準的三倍發放!”
“那我就代他們感謝你這個大老板了。”小滿笑道。
等所有人都看完了這份報告,腦子里還在消化那龐大的數字,何雨柱又開口了。
“接下來,該去接收我們最后的戰利品了,阿浪你和陳勝走一趟匯豐,去跟他們的大班沈弼談談。”
“老板我們的權限是多少,要知道怡和就算是股市被全折了也還有很多產業。”陳勝道。
“暫定五億港幣,你們先去談,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是一次能談完的。”
“明白。”二人異口同聲道。
當日下午,香江匯豐銀行總部,高級會議室。
匯豐的大班沈弼親自接待了阿浪和陳勝,他現在可不敢小瞧這兩個黃河實業的高層了,要擱以前他直接找人就打發了。
會議桌上攤開的是關于怡和洋行核心資產包的處理方案。
“洪先生、陳先生,怡和洋行已實質違約,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依據相關協議及法律程序,我行作為主要債權人,有權處置其質押的核心資產包,包括但不限于:怡和大廈(部分產權)、葵涌三號碼頭地塊及在建工程、怡和船務公司(含部分船只及航線)、以及其持有的美心集團、萬寧藥房、牛奶公司(旗下含7-11便利店香江經營權)的控股權。打包底價五億港幣。”
阿浪和陳勝對視一眼,從彼此眼里看到了驚訝,這老家伙是不是會算,卡著老板給他們的線出價
阿浪拿起資料飛快的翻看,心中也在快速盤算:怡和大廈是地標,價值不菲;葵涌碼頭是現成的優質資產,正好與九龍倉整合;船運公司是補充;那幾個消費品牌更是現金流穩定的“現金奶牛”!五億說實話,簡直是白菜價!
但是生意上的事情,要了價哪有不還價的。
陳勝翻過幾分資料后開了口:“沈先生,怡和如今是燙手山芋,市場信心崩塌,這個價格…匯豐是想讓我們黃河來承擔所有風險嗎”
沈弼心中一凜,眼前這位年輕絕非易于之輩:“陳先生,這是基于當前市場公允價值的審慎評估。考慮到貴方與怡和的‘過往’,以及貴方充足的現金流,我們認為貴方是消化這些資產、穩定市場的最佳選擇。當然,如果貴方無意…”
“三億五千萬。”陳勝沒讓他說完,報出一個數字,“一次性現金支付。這是我們的最終出價。匯豐可以省去繁瑣的公開拍賣環節,立刻拿到現金回血。否則…市場恐慌下,公開拍賣流拍或者拍出更低的價格,匯豐的損失和聲譽影響,恐怕就不止這一億五千萬了。”
邊上看資料的阿浪手上一頓,“這小子挺狠啊,直接砍掉百分之三十。”
沈弼也是瞳孔微縮,“這是卡著底價在還啊。”
他當然清楚黃河實業有這個能力在拍賣時施加影響。
但是,直接少了一億五千萬,他怎么可能答應。
接著,沈弼臉上的公式化微笑徹底消失。
“三億五千萬陳先生,這個玩笑開得太過分了。匯豐不是街邊當鋪,怡和的核心資產包價值幾何,你我心知肚明。五億港幣,已經是市場恐慌下我們所能接受的底線。公開拍賣固然有風險,但匯豐的信譽和影響力,足以確保它不會流拍,更不會低到如此離譜的地步!”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侵略性地掃過阿浪和陳勝:“貴方似乎忘了,匯豐的能量,遠不止于處理一筆不良資產。”
這是警告,暗示匯豐作為香江金融霸主的潛在影響力,可能在未來對黃河實業形成制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