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響起幾不可聞的吸氣聲,但無人質疑。
何雨柱目光掃過眾人滿意地點點頭。
“第二,即日起,成立‘黃河慈善基金會’。初始資金五千萬港幣,由我個人注資。基金會獨立運營,由令儀擔任理事長,何大清、洪浪、陳勝、咸興堯、許大茂、何雨鑫為理事。”
說完他看向小滿,接著道:“基金會首個項目,定點支持河南災區重建,尤其是學校、衛生院的重建。后續方向,聚焦教育、醫療和重大災害緊急援助。”
“柱子,這是還要繼續無償的投入么”何大清問出了所有人想要問的。
“爹,這點錢我們還出得起,您也知道國內的情況,這次河南的損失可不止幾個億的事,我們也不過盡點綿薄之力罷了。”
“哦,這樣啊!我明白了!”何大清可不知道集團的經營情況,更不知道兒子有多少錢,既然兒子這么說他也不好說什么,反正家里來了香江后他就不當家了。
“還有誰有異議”何雨柱環視了一圈。
“既然都沒有異議,那
“何董,我會辦好。”小滿在這種場合也改了稱呼,用行動表示對自己男人的支持。
“好,基金會章程和運作細則,律師團隊會后立刻跟進。”何雨柱最后補充。
“是,老板。”律師團隊的負責人趕忙回應。
“散會。”
沒有掌聲,沒有議論。
高管們默默起身,眼神交匯間傳遞著對自家老板的佩服。
一周后,中環一幢并不張揚的寫字樓內,一間辦公室門口,掛上了一塊簡潔的黑色銅牌:【黃河慈善基金會】
會議室內,小滿正與首批招聘的幾位專職人員開會,桌上攤開著河南幾個重災縣發來的學校重建需求清單。
何雨柱站在門外駐足了片刻,然后轉身離去。
救災的事情告一段落,黃河集團龐大的機器重新轟鳴著運轉起來。
中斷的訂單被重新履行,生產線日夜不息,碼頭的貨輪再次滿載著“勇士”吉普、“磐石”卡車駛向世界各地,填補著因救災而短暫停滯的市場空白。
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來自內地的幾份重量級合同,悄然送到了何雨柱的案頭。
合同內容涵蓋了黃河汽車廠的大批軍用改型“勇士”越野車、民用卡車,以及黃河鋼鐵廠的特種鋼材供應。
數量之大,足以讓任何一家香江企業眼紅。
這顯然是某種形式的回饋,一種官方表達的、心照不宣的善意。
消息靈通的香江商界很快捕捉到了風聲,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對何雨柱“深不可測”背景和“精準投資”眼光的嘆服。
在他們看來,何飛那近乎瘋狂的救災投入,換來了國內龐大市場的入場券和穩定的訂單,這筆買賣做得值。
咸興堯拿著初步核算的利潤報表,難掩興奮:“老板,這幾筆單子做下來,我們救災的窟窿不僅能填平,還能大賺一筆!而且這是長期穩定的需求!”
顧元亨也摩拳擦掌:“軍用版的‘勇士’要求更高,正好檢驗我們改進后的生產線!特種鋼那邊老咸你又要忙瘋了。”
何雨柱只是平靜地翻閱著合同條款,臉上并無多少喜色。
他將合同遞給一旁的小滿:“令儀,按常規流程處理,平常心對待。另外,質量把控要嚴,利潤嘛,該賺的賺,沒有錢就換成原材料好了。”
小滿接過合同點點頭:“明白,對我們來說,這確實是錦上添,不是雪中送炭。”
何雨柱“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