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老趙看著窗外的霓虹,開口道:“柱子,今天謝謝你了,讓我解開了心里的那個系了幾十年的疙瘩。”
“趙叔,您別埋怨我一直瞞著你們就好了。”何雨柱道。
“怎么會,你這么做是對的,現在我都不敢保證什么。”老趙道。
“那就當沒遇到過吧,他們現在挺好的。”
“嗯。”
二人就此沉默,直到快到賓館老趙才道:“柱子,雖然很掃興,不過還是要說說正事,明天考察團的行程怎么安排?我們都聽你調度。”
“上午我先帶大家參觀一下黃河實業的總部和旗下的廠子,下午去港口和地產項目看看。”
“我可是聽說你的產業挺多,能看完?”
“一天肯定是看不完了,你們能待幾天?”
“一個星期吧,這可是還有談判的時間呢。。”
“足夠了,感興趣的你們就多看看,沒有條件的看個大概就好了。”
“你這話說的,其實我們都感興趣。”
“那就重點看能上馬的項目。”
“好,就這么定了。”
“那我明天一早派車來接你們。”
“行,到了你的地頭,聽你的。”
第二天,何雨柱親自陪同冀東考察團,開始了密集的參觀考察行程。
黃河實業現代化的辦公大樓、高效管理的生產線、繁忙有序的葵涌港碼頭、以及配套完善的屋邨項目,都讓考察團成員們大開眼界,驚嘆不已。
他們不僅看到了雄厚的資本和技術實力,更看到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高效的運作模式。
主管工業的局長忍不住對老趙低聲道:“趙書記,這水平可比國內至少要領先十年啊!”
“所以,我才硬著頭皮厚著臉皮去上面求來這么個機會,也就是咱們那特殊,過些年求都求不來。”
“是啊,就算是上面批了,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去。”規劃局的局長道。
“所以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冀東未來一二十年行不行就靠這一次了。”
“是,趙書記。”
參觀用了三天時間,就這冀東的人都沒有參觀夠,可惜他們的時間有限。
第三天下午,考察團說要內部開個會討論討論,提前回去了,何雨柱也召集黃河的人開了個會。
第四天早晨,在黃河總部的會議室里,雙方開始了第一輪會談。
何雨柱讓人在會議室掛上了一幅巨大的冀東地區地圖。
這個細節考察團很滿意,說明黃河很重視他們。
不過會談開場雙方寒暄過后,何雨柱并沒有讓冀東的人先發言,他自己站起身走到地圖前先開了口。
何雨柱拿起指示棒,點向了地圖上海岸線的一處道:“趙書記,各位冀東的領導,這幾天我們的團隊對冀東也做了一些了解,還問了一些冀東過來的老人(民國就過來的),我這里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各位可以先聽聽。”
“你說!”老趙看著何雨柱點的那個點,眼睛一亮。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地圖上。
“這里,曹妃甸。離冀東最近的天然深水港,我想冀東要發展缺少了航運應該很難,雖然現在基礎設施幾乎為零,但它的條件優越,不淤不凍,是建設深水大港的絕佳選址。”